- 
					
												 投融资 投融资
 
						【美国】面向家政服务领域的人力资源技术平台Sequifi获得67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助力家政服务行业实现实时支付与员工留存
						
作为留住并发展美国核心家政服务人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Sequifi宣布完成67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将加速产品开发并拓展至新兴市场领域。本轮融资由Cervin Ventures领投,Frazier Group与Tokyo Black跟投。
公司服务于中型及大型家居服务企业,涵盖害虫防治、太阳能、暖通空调、抵押贷款、园林绿化、光纤、屋顶维修、管道及电气服务等领域。
尽管预计到2030年这些行业将实现50%以上的增长,但仍面临严峻的人力短缺问题。目前全美有超过7270万独立承包商从业,其中多数从事无法外包或自动化的技术工种。尽管人工智能正颠覆就业格局,但家庭服务行业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560亿美元规模。然而超过50%的家庭服务企业反映难以招募合格员工,预计到2030年将有210万技术工种岗位出现缺口。
家庭服务企业每年因45%的员工流失率损失数十亿美元——薪资延迟、佣金体系混乱及后台系统陈旧是主要诱因。结果导致行业增长速度超过其人员配置能力。
Sequifi正是为解决此痛点而生。由亲历行业困境的现场服务资深人士创建,这是首个专为家庭服务打造的一体化劳动力平台。通过将实时薪资结算、需求预测、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评估工具整合于一体,Sequifi为企业提供规模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同时让员工享受应得的当日结算与透明薪酬体系。
“我们创建Sequifi源于亲身经历的痛点,”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Roshan Kumar 表示,"家庭服务行业虽规模庞大且至关重要,却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服务支持。行业至今仍依赖过时工具和失效系统。我们曾担任安装技师、团队领班和运营者,深谙这些痛点。这个行业值得更好的服务,劳动者理应在完成工作当天获得报酬。"
专为家政服务打造:团队转向Sequifi的三大理由
当日薪资结算:即时可审计的薪酬机制,建立信任并降低人员流失率。
复杂佣金简化:实时可视化管理,自动处理最繁复的计酬方案。
一体化+可扩展架构:薪资、人事、绩效管理集成于单一系统,数周内部署完成,支持100至5000+员工规模。
专为家政服务打造:由运营者设计,而非电子表格堆砌。
Sequifi已服务11+行业,助力深陷手动流程的企业主、运营负责人及财务团队。凭借新一轮融资,Sequifi正加速产品开发并扩大市场布局——赋能支撑美国经济引擎的技能型劳动力。
“Roshan 和 Adam对这个市场了如指掌——他们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凭借多年在家庭服务领域创业经营的实战经验,”Cervin Ventures合伙人Taylor Oliver评价道,“他们从运营中获得的洞见,完美体现在精准解决承包商薪酬复杂性的平台中,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劳动力群体之一释放了巨大机遇。”
关于Sequifi
Sequifi是首款专为家政服务企业打造的实时薪酬与预测一体化引擎。由在害虫防治、太阳能及现场运营领域拥有30余年行业经验的资深团队创建,Sequifi通过当日支付与透明收入机制赋能劳动者,同时为企业主提供规模化发展与留住顶尖人才所需的系统基础设施。服务领域涵盖害虫防治、太阳能、抵押贷款、暖通空调、园林绿化、光纤、屋顶工程、管道及电气服务。
						
					 
- 
					
												 投融资 投融资
 
						【美国】劳动力管理平台Conduit获得37.5万美元融资,致力于解决一线员工流失及培训缺口问题
						
Conduit,一个重新定义现代劳动力前线排班和培训的劳动力管理平台,宣布已从理查德·金·梅隆基金会获得37.5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借助这笔新资金,Conduit将推出与Square和Gusto等主要平台的集成,开发内部职业发展和培训计划映射功能,优化与技能发展平台的集成,并扩大招聘规模。此次投资还将助力Conduit拓展与提供学徒制及教育机会的各行业合作伙伴关系,涵盖制造业、医疗保健及绿色能源等领域,同时深化其在餐饮服务、零售及酒店业等一线服务行业的根基。
一线服务行业的人员流动率已飙升至150%。尤其是年轻员工正以创纪录的速度离职,他们指出需要灵活的工作安排、支持性管理以及职业发展机会。作为连接员工偏好与企业需求的关键接口,排班是导致员工倦怠和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当前的排班工具往往 rigid、手动且无法满足现代劳动力需求,仅餐饮行业每月因此造成的损失就接近 $20 亿美元。
“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存在太多摩擦和挫败感,员工渴望更多自主权,而管理者虽真心希望支持团队,却因过时工具和时间有限而力不从心,”Conduit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Max Holmes表示,“Conduit从零开始设计,旨在填补这一鸿沟,让员工在工作中拥有更多话语权,同时为管理者节省目前用于繁琐行政任务的宝贵时间。”
Conduit 将员工自主权和职业流动性融入核心功能。其人工智能驱动的平台使员工能够积极参与排班过程,收集每周班次偏好,并根据员工需求与业务需求匹配,创建最优平衡的班次安排。该平台还自动化班次调换和缺勤替补,减少干扰和管理开销。
除了排班功能,Conduit 还充当职业规划助手,帮助员工规划未来,通过设计个性化学习路径,帮助员工在当前岗位上脱颖而出,同时培养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热门技能。该平台还提供职业发展工具,连接用户与培训资源,并集成数字技能提升平台,如 SkillUp PA 和 CareerLink。通过赋予员工更多自主权、机会和灵活性,Conduit 将工作排班满意度提升了高达 50%,这是员工流失率降低 25% 的领先指标。结合其他独特平台功能,员工流失率每年可降低高达 50%,每年节省 $25,000。
“当今劳动力不仅想要薪水——他们想要目标、成长和灵活性,”霍尔姆斯补充道。“借助这笔资金,我们正在加速实现帮助一线员工构建更美好未来的使命。同时,我们为企业提供了所需工具,以打造员工真正愿意留下的工作场所。”
Conduit目前与餐饮服务、零售等轮班制行业的企业合作,包括特许经营集团、企业自营的快餐连锁店以及区域性实体零售集团。
关于Conduit
Conduit 是一款专为服务业企业设计的员工优化平台,旨在提升员工留任率并为员工打造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路径。我们通过动态排班、员工发展以及同侪社群的独特组合,有效应对导致员工流失的四大核心因素。
通过整合这些要素,我们与企业主和员工站在同一立场,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协调双方优先事项以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最终,这种提升的就业体验将为企业带来运营效率的提升,减少员工的职业倦怠,并为所有参与者实现收入最大化。
						
					 
- 
					
												 投融资 投融资
 
						【印尼】就业平台Pintarnya获得1670万美元A轮融资,助力印尼就业与金融服务发展
						
Pintarnya,一家超越传统求职匹配的印尼就业平台,通过提供金融服务以及全职和兼职工作机会,宣布已完成1670万美元的A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Square Peg领投,现有投资者Vertex Venture Southeast Asia & India和East Ventures跟投。
“传统上,印尼的普通劳动者通过线下招聘会或口口相传寻找工作,雇主被纸质申请淹没,而求职者很少收到反馈。在借贷方面,他们的选择往往仅限于亲友借贷或采用严苛催收手段的高利贷机构,”Pintarnya联合创始人Henry Hendrawan表示。“我们通过AI技术实现招聘匹配的数字化,使招聘流程更快,并为工人提供更安全、健康的借贷选项——这些选项基于他们合理可负担的范围设计,而非迫使他们陷入更深的债务。”
自2022年获得种子轮融资以来,该平台目前已服务全国超过1000万求职者用户和4万家雇主。其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近五倍,并预计年底前实现盈亏平衡,Hendrawan指出。Pintarnya主要服务于21至40岁的用户群体,其中大多数拥有高中教育水平或大学以下学历。公司旨在聚焦这一服务不足的群体,鉴于印度尼西亚蓝领及非正式工人数量庞大。
尽管印度尼西亚已有JobStreet、Kalibrr和Glints等求职平台,但这些平台主要面向白领职位,而白领职位仅占劳动力市场的很小一部分,Hendrawan指出。Pintarnya的平台专门针对蓝领工人,提供定制化体验,包括现场面试的快速申请选项、相关技能的经济实惠在线学习、应用内额外收入机会,以及与贷款等金融服务的无缝对接。
印尼的金融科技行业也呈现出类似趋势,其服务对象主要为白领或中上阶层消费者。Hendrawan解释称,传统贷款信用评分模型依赖稳定月收入和银行账户活动,这使得蓝领工人常被现有金融科技提供商忽视。
当被问及哪些金融科技服务最受需求时,Hendrawan提到:“考虑到他们的就业状况,贷款目前是Pintarnya用户最需求的金融服务。我们计划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创新产品,逐步引导他们转向微型储蓄和投资。”
新一轮融资将使Pintarnya能够加强其平台技术并通过战略合作扩大金融服务范围。鉴于大多数印尼工人从事蓝领和非正式部门工作,联合创始人认为本地市场存在巨大增长潜力。凭借在东南亚管理企业的丰富经验,他们也对在合适时机探索区域扩张持开放态度。
“我们的愿景是让Pintarnya成为印尼人的日常伴侣,不仅帮助他们解决当前的生计问题,更能规划、提升和改善未来的生活……五年后,我们希望Pintarnya能成为印尼劳动者的首选超级应用,不仅用于赚取收入,更成为他们人生旅程中值得信赖的伙伴,”Hendrawan表示。“我们希望成为人们寻找工作时的首选平台,一个帮助他们提升技能的地方,以及他们在做出财务决策时可靠的指南。”
关于Pintarnya
Ghirish Pokardas、Nelly Nurmalasari 和 Henry Hendrawan 于 2022 年共同创立 Pintarnya,旨在解决印尼人日常面临的两大挑战:赚取足够收入和负责任地借贷。
						
					 
- 
					
												 投融资 投融资
 
						【深度解读】并购潮与私有化正在改写全球HRTech:从 SAP×SmartRecruiters、Workday×Paradox 、Paychex → Paycor到 Dayforce123亿美元的私有化
						
2025 年,HR 科技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由资本主导的深度重构。SAP 宣布收购 SmartRecruiters(估值约 15 亿美元),Workday 收购 Paradox,Paychex 以 41 亿美元并购 Paycor,Dayforce 被 Thoma Bravo 以 123 亿美元私有化,HireRight 也以约 17 亿美元完成退市。如此密集的大额交易,几乎前所未有。
这些交易的背后,是资本市场与私募基金对 HR 科技未来价值的重新定价:一方面,上市公司通过收购补齐短板、扩大版图,以套件化和全流程能力增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私有化带来的“长期主义”让企业摆脱季度财报压力,获得更大的战略灵活度去扩展全球薪资、前线招聘、合规验证等长期增长业务。
HRTechChina 认为,这场并购与私有化浪潮的核心意义在于:行业正进入集中度加速提升的阶段,头部平台形成一体化能力,中端市场加速整合,而传统独立厂商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未来 3–5 年,HR 科技的格局将围绕“平台主导、资本驱动、生态竞合”三大关键词展开。
Workday 收购 Paradox:锁定前线招聘场景
2025 年 8 月,Workday 宣布收购会话式招聘平台 Paradox。Paradox 以候选人体验 AI 和高频量招聘场景见长,其助手 Olivia 已完成超过 1.89 亿次候选人对话,平均能将招聘周期缩短至 3.5 天,候选人转化率超过 70%。
在此之前,Workday 已完成对 HiredScore 的收购,用于人才匹配与编排;同时也收购了 Flowise,增强其 AI Agent 能力。Paradox 的加入,意味着 Workday 从候选人发现、智能对话到招聘、入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 AI 驱动招聘闭环。这让 Workday 在前线招聘市场获得了差异化优势,也确立了其在全球高频量岗位招聘中的领导地位。Paradox202年12月最后C轮融资2亿美元,估值15亿美元。
SAP 收购 SmartRecruiters:补齐 SuccessFactors 短板
SAP 在 2025 年宣布收购 SmartRecruiters,这是其 SuccessFactors 平台的重要补充。SmartRecruiters 作为新一代 ATS,在灵活性、AI 驱动招聘流程和开放生态方面具备领先优势。通过此次收购,SAP 将获得现代化的招聘核心能力,以与 Workday 在人才获取领域形成直接竞争。
这笔交易意味着传统 HCM 巨头正在加速补齐招聘拼图。对 SAP 而言,SmartRecruiters 不仅是功能的叠加,更是进入中端市场、提升候选人体验和招聘速度的关键。
Paychex 41亿美元收购 Paycor:中端市场 HCM 的整合
2025 年 1 月,Paychex 宣布以 41 亿美元收购 Paycor,并于 2025 年 4 月完成交割。这一交易是 HCM 行业中端市场的一次里程碑。
Paycor 长期深耕中小型企业市场,提供云端人力资源与薪资解决方案;而 Paychex 在中小企业薪资服务方面处于美国市场领先地位。两者的结合,意味着 Paychex 能在薪资之外,获得更完整的 HR SaaS 产品线,从而与 ADP、UKG、Workday 等形成更直接的竞争。
对企业用户而言,这一交易将带来更强的集成服务,但也可能导致未来市场的集中度提高,独立厂商的竞争压力加大。
Dayforce 私有化:123 亿美元交易
2025 年 8 月,Dayforce 与 Thoma Bravo 达成协议,以 123 亿美元全现金私有化,股东将获得每股 70 美元的现金溢价。该交易预计在 2026 年初完成。
私有化后的 Dayforce 将获得更大的战略灵活性,尤其是在全球薪资、劳动力管理和 AI 投资方面。资本市场普遍认为,私有化能让公司摆脱短期盈利压力,更专注于长期的产品与市场扩张。
这笔交易也表明,私募股权基金正在积极重塑 HR 科技版图,推动行业内的再次整合。
HRTech行业趋势分析
1. HCM 套件化加速
SAP 与 Workday 的收购显示,大型 HCM 平台正在补齐招聘短板。通过并购 SmartRecruiters、Paradox 等专业厂商,它们将 ATS、人才匹配、候选人体验整合进一体化套件,从而对独立招聘软件形成直接威胁。
2. 一线的招聘成为新战场
Workday 收购 Paradox 表明,一线用工市场正在成为 AI 招聘的最大增量领域。零售、医疗、物流等行业的快速招聘需求,使得会话式 AI 与自动化流程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3. 中端市场整合显著
Paychex 收购 Paycor 是中端市场 HCM 的关键事件,显示该细分市场也进入整合阶段。类似的交易会持续压缩独立厂商的生存空间。
4. 私有化为“二次创业”提供资本工具
Dayforce 与 HireRight等HR科技机构的私有化,反映出私募基金正在推动 HR 科技行业的再平衡。相比公开市场,私有化能让企业更专注长期发展,但也会带来杠杆和整合的风险。
HRTechChina的观点
2025 年的并购与私有化浪潮,已经超越了单一产品层面的整合,而是预示着行业运行逻辑的重构。大型 HCM 平台通过收购 SmartRecruiters、Paradox、HiredScore、Flowise 等,基本补齐了从候选人获取、AI 匹配、对话体验到招聘入职的全链条能力;同时,私有化案例(Dayforce、HireRight)反映出资本市场的再平衡——公开市场追求短期盈利,而私募基金推动长期价值释放。整个行业的走向已经非常清晰:套件化、一体化、AI 驱动,以及资本主导的再平衡。
我们的观察:
 	
平台主导,独立厂商生存空间缩小:SAP、Workday 等巨头通过收购补强招聘与 AI 能力,独立 ATS 与招聘软件被迫转型为生态合作伙伴,未来更多是“竞合”关系而非单纯竞争。
 	
一线招聘将是最大增量场景:零售、医疗、制造、物流等前线岗位招聘成为 AI 招聘的突破口,效率、转化率与体验是核心指标。
 	
中端市场整合提速:Paychex 收购 Paycor 是信号性案例,显示中端 HCM 市场已进入并购整合周期,未来竞争格局会明显集中。
 	
私有化重塑资本节奏:Dayforce 与 HireRight 的私有化说明,PE/VC 正在重塑 HRTech 的资本路径,让企业获得更长的战略窗口,但也带来杠杆与整合风险。
 	
AI 驱动全面渗透:无论是招聘、薪资还是合规,AI 都已不再是“附加功能”,而是所有产品的核心差异化方向。
对于企业用户而言,这意味着未来三到五年,HR 科技的选择不再是单点工具,而是“平台+生态”的博弈。如何在效率、合规与灵活性之间找到平衡,将是 CHRO 与 CIO 的核心任务。以上观点仅限于美国市场的观察。我们仅做参考,也欢迎大家一起与HRTech畅谈中国HR科技市场的发展。
来源:公司公告、新闻稿、行业分析报道(Workday、SAP、Paychex、Dayforce、HireRight 等官方发布及公开市场信息)
						
					 
- 
					
												 投融资 投融资
 
						【收购】Dayforce123亿美元完成私有化:背后的AI与HCM赛道再洗牌
						HRTech概述:美国明州的HCM厂商Dayforce宣布与Thoma Bravo达成123亿美元私有化协议!股东将获得每股70美元现金,溢价32%。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旗下子公司将参与少数股权投资。交易预计2026年初完成,需股东及监管批准。完成后Dayforce将退市,但继续以原品牌运营。
2025年8月21日,全球人力资本管理(HCM)巨头 Dayforce 宣布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 Thoma Bravo 达成最终协议,将以 123亿美元全现金交易 私有化。这笔交易不仅是今年迄今为止HR科技行业最大规模的并购之一,也被视为AI时代下企业服务赛道的又一次资本重组。前2天刚刚传出超过110亿的谈判正在进行中,很快董事会就批准了交易。
股东获益与市场溢价
根据协议,Dayforce股东将获得每股 70美元 的现金,较交易消息曝光前的收盘价溢价 32%。同时,**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将通过旗下子公司进行少数股权投资。这意味着,资本市场对Dayforce未来在AI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前景,给予了相当高的估值与认可。
战略动因:AI引领的HCM转型
Dayforce CEO David Ossip 强调,此次私有化有助于公司更专注于AI战略与产品创新,减少来自资本市场的短期压力。在企业数字化与自动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AI已经成为HCM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从招聘、薪资到员工体验,AI正逐步改变人力管理的底层逻辑。
Thoma Bravo管理合伙人 Holden Spaht 也表示,Dayforce在全球范围内的规模和技术优势,使其有能力定义AI时代下的HCM未来。这与Thoma Bravo长期“押注软件、押注AI”的投资逻辑高度契合。
行业影响:加速整合与AI竞赛
此次私有化交易不仅是股东价值兑现的案例,更是行业格局变化的缩影。过去18个月,HR科技领域并购频繁:从SAP收购SmartRecruiters,到Workday收购Flowise,再到Thoma Bravo此次出手Dayforce,头部资本正在集中于少数几家有能力将AI落地到大规模企业场景的公司。
可以预见,随着AI招聘助手、智能薪酬分析、自动化合规管理等功能不断成熟,HCM市场正进入“平台整合+AI驱动”的新阶段。资本的介入将进一步压缩中小型玩家的生存空间,也迫使大型企业软件商加速投入AI研发,以争夺下一个市场高地。
风险与挑战
尽管私有化能让Dayforce在战略上更加灵活,但交易能否顺利完成仍存在不确定性,包括监管审批、股东投票、以及整合后的人才保留与客户关系维护。此外,AI的监管合规问题与伦理挑战,也可能在未来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考验。
123亿美元的私有化交易,表面上是资本市场的一次价值兑现,但背后实则反映了 AI重塑人力资源管理 的深刻趋势。Dayforce的私有化,既是资本押注AI未来的一次豪赌,也标志着HCM行业正在进入一场新的洗牌周期。
未来几年,谁能将AI真正转化为客户价值与商业回报,谁就有机会在这场全球人才管理与企业服务的竞赛中胜出。
						
					 
- 
					
												 投融资 投融资
 
						【财报】Workday公布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23.48亿美元,同比增长12.6%
						HRTech概述:Workday公布2026财年Q2财报:营收23.48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其中订阅收入21.69亿美元,同比增长14.0%。营业收入达2.48亿美元,利润率10.6%,非GAAP营业H利润率更是提升至29%。摊薄每股收益0.84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2.21美元。订阅积压订单规模达253.7亿美元,同比增长17.6%,显示未来业务增长潜力。Workday近期收购AI招聘平台Paradox和低代码AI平台Flowise,并成立Workday Government,服务美国政府客户。
加利福尼亚州普莱森顿, 2025 年 8 月 21 日Workday , Inc. (NASDAQ: WDAY )今天公布了截至 2025 年 7 月 31 日的 2026 财年第二季度业绩。
2026财年第二季度业绩
 	总营收为23.48亿美元,较2025财年第二季度增长12.6%。订阅营收为21.6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0%。
 	营业利润为2.48亿美元,占营收的10.6%;去年同期营业利润为1.11亿美元,占营收的5.3%。第二季度非公认会计准则营业利润为6.80亿美元,占营收的29.0%;去年同期非公认会计准则营业利润为5.18亿美元,占营收的24.9% 。1
 	每股摊薄净收益为0.84 美元,而2025 财年第二季度每股摊薄净收益为0.49 美元。非公认会计准则每股摊薄净收益为2.21 美元,而去年同期非公认会计准则每股摊薄净收益为1.75 美元。1
 	12个月订阅收入积压订单为79.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4%。总订阅收入积压订单为253.7亿美元,同比增长17.6%。
 	运营现金流为6.16 亿美元,去年同期为5.71 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5.88 亿美元,去年同期为5.16 亿美元。1
 	作为股票回购计划的一部分, Workday 以2.99 亿美元回购了约 120 万股 A 类普通股。
 	截至2025 年 7 月 31 日,现金、现金等价物及有价证券为81.9 亿美元。
新闻评论
Workday首席执行官卡尔·埃森巴赫表示:“Workday本季度业绩表现稳健,这得益于我们的人工智能和平台创新、国际化发展势头以及持续与我们共同成长的生态系统。客户选择Workday,是因为我们帮助他们释放当下的价值,并为未来做好准备——无论是引领人工智能转型、精简运营,还是为员工创造更有意义的工作。”
Workday 首席财务官Zane Rowe表示:“我们第二季度的业绩反映了我们平台的强劲表现,以及我们在多项增长计划上的持续进展。秉承上半年的强劲势头,并考虑到对 Paradox 的收购,我们将 2026 财年的订阅收入预期上调至88.15 亿美元,增幅达 14%,同时将 2026 财年非 GAAP 运营利润率预期上调至约 29%。”
近期业务亮点
 	Workday 迎来了包括 Banamex、家乐福、Masan Group、Memorial Health 和Red Coats在内的新客户,并扩大了与 Google、Nationwide Insurance、澳洲航空、Randstad、东京电子和弗吉尼亚大学的现有合作关系。
 	Workday 达成了最终协议,收购Paradox,这是一家使用对话式 AI 简化求职过程每一步的候选人体验代理,并收购了Flowis e,这是一个可以轻松构建 AI 代理的低代码平台。
 	Workday 推出了新的AI 开发人员工具集,并推出了Workday 代理合作伙伴网络,这是一个由合作伙伴组成的全球生态系统,旨在构建可与 Workday 代理记录系统相连接的 AI 代理。
 	Workday 成立了Workday Government,这是一家致力于服务美国政府的新子公司。
 	Workday 客户社区目前拥有超过 7500 万名签约用户,占财富 500 强企业的 65% 以上。
 	DailyPay 被指定为 Workday 的按需付费战略合作伙伴,让员工在发薪日之前更容易获得应得的工资。
 	Workday 通过扩大团队来扩大其在印度的业务,包括任命Sunil Jose为印度总裁,并承诺从当地数据中心提供服务。
 	Workday 被评为 2025 年 Gartner ®魔力象限™美国地方政府云端 ERP领导者1。
 	Workday VNDLY 在Everest Group 的供应商管理系统 (VMS) PEAK Matrix® 评估 2025 中被评为领导者和明星表演者。
 	Workday 在 2025 年 Gartner ® Peer Insights™ 客户 之声评选中被评为“以服务为中心的企业的云 ERP ”、 “财务规划软件3 ”和“适用于 1,000 名以上员工企业的云 HCM 套件4 ”的客户选择奖。
财务展望
Workday 对截至2025 年 10 月 31 日的2026 财年第三季度提供以下指导:
 	订阅收入达22.35亿美元,增长14.1%
 	非公认会计准则营业利润率为 28.0% 1
Workday 正在更新截至 2026年 1 月 31 日的2026 财年全年业绩指引,具体如下:
 	订阅收入达88.15亿美元,增长14.2%
 	非公认会计准则营业利润率为 29.0% 1
 
关于Workday
Workday是一个用于管理人员、资金和代理 的人工智能平台。Workday 平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旨在帮助客户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工作效率并推动业务持续发展。Workday 已被全球超过 11,000 家企业和各行各业使用,涵盖中型企业到超过 65% 的《财富》500 强企业。欲了解更多关于 Workday 的信息,请访问 workday.com。
© 2025 Workday, Inc. 保留所有权利。Workday 和 Workday 徽标是 Workday, Inc. 的注册商标。所有其他品牌和产品名称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 
					
												 投融资 投融资
 
						【收购】Workday 宣布收购AI招聘平台Paradox,AI 招聘进入新阶段
						HRTech概述:美国时间2025年8月21日,Workday 宣布签署最终协议,将收购 AI 招聘平台 Paradox。Paradox 以智能对话助手 Olivia 闻名,专注于提升候选人体验,尤其适用于高频量的前线岗位招聘。数据显示,Paradox 已实现超过1.89亿次候选人 AI 对话,候选人转化率超过70%,招聘周期缩短至最快3.5天。更多全球最新资讯,请关注HRTechChina. 
2025年8月21日,加州普莱森顿 —Workday(纳斯达克代码:WDAY)宣布,已与 AI 招聘平台 Paradox 签署最终收购协议。这笔交易不仅是 Workday 在人才获取产品上的扩展,更被业界视为一次将深远改变招聘技术格局的战略举措。
Paradox:从聊天机器人到完整 AI 招聘平台
Paradox 成立于2016年,最早以对话式招聘助手 Olivia 打开市场。当时的聊天机器人尚未进入生成式 AI 阶段,但 Paradox 已经通过移动端、聊天和短信交互,为候选人提供即时响应、自动安排面试、自助答疑等功能。如今,Paradox 已构建出一套完整的人才获取套件,覆盖筛选、评估、面试、招聘、入职和员工体验,并在高频量招聘场景(如餐饮、零售、物流和服务业)中建立了领先地位,还记得之前麦当劳的招聘数据泄露的话题吗?
目前,Paradox 已推动 超过1.89亿次 AI 驱动的候选人互动,帮助客户将 候选人转化率提升至70%以上,并将招聘周期缩短至 最快3.5天。其客户群体超过1000家,包括麦当劳、联邦快递、7-11 等全球知名品牌。Chipotle 更是通过 Paradox 将招聘周期缩短了 75%(12天降至4天),并实现候选人流量的倍增。
根据HRTech报道,目前Paradox总融资额超过2.5亿美元,其中2021 年 12 月 27 日,C轮融资金额 2 亿美元是其最后一笔融资。
Workday:打造覆盖全场景的 AI 招聘套件
通过此次收购,Workday 将把 Paradox 的候选人体验 AI 整合到其招聘生态中,形成一个覆盖前线员工、办公室员工以及临时与灵活用工的完整人才获取套件。Workday 现有的 AI 驱动人才发现与匹配(HiredScore)、统一招聘与入职管理(Workday Recruiting),再叠加 Paradox 的对话式候选人交互,将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智能化招聘体验。
Workday 产品与技术总裁 Gerrit Kazmaier 表示:“招聘是员工旅程中最关键的时刻,但往往被低效的流程拖累。通过 Paradox 的对话式 AI,我们将帮助客户实现从事务性招聘到转型性招聘的跨越。”
行业分析:Workday 的战略跃迁
全球知名 HR 科技分析师 Josh Bersin 指出,这次收购不仅仅是产品功能的补充,更可能成为 Workday 增长轨迹的分水岭:
 	
打开前线用工市场:全球近30亿前线岗位(零售、医疗、交通、酒店、娱乐等)长期是传统 ERP 覆盖不足的领域。Paradox 的定位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强化中端市场竞争力:Paradox 的轻量化、会话式架构,更适合中大型企业需求,能帮助 Workday 向更多行业和客户群体下沉。
 	
推动架构演进:Paradox 团队与 AI 技术将加速 Workday 平台向“AI 代理(agent)核心架构”转型,这也是整个 HR 科技行业的未来方向。
Bersin 同时提醒,虽然 Workday 此举将对 Maki People、Eightfold、Phenom 等创新公司形成直接压力,但大型 ERP 收购创新厂商后,往往面临 创新速度放缓 的风险,这也意味着市场竞争将更为活跃,催生新的颠覆者。
客户与市场的期待
来自客户的反馈进一步印证了收购价值。Chipotle 人力资源负责人 Ilene Eskenazi 表示,与 Paradox 的合作大幅提升了招聘效率,并解放了餐厅经理的时间,使其能更专注于业务和顾客体验。她期待 Workday 的整合能进一步放大这些成效。
交易细节
根据协议,此次收购预计将在 Workday 2026 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25年10月31日)完成,仍需获得监管审批。Workday 的财务顾问为摩根士丹利,法律顾问为 Orrick;Paradox 的财务顾问为 Qatalyst Partners,法律顾问为 DLA Piper。
人才获取革命的新篇章
从战略层面看,Workday 收购 Paradox 不仅是对招聘流程的优化,更代表了 AI 在人才获取领域的全面渗透。面对近30亿前线劳动力市场,这笔交易标志着 HR 科技行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竞争周期:一方面,传统 ERP 正在加速 AI 化;另一方面,创新厂商依旧拥有突破性机会。
正如 Bersin 所言,这笔收购“确立了 Workday 在全球高频量招聘领域的领导地位”,同时也为整个行业敲响了新的战鼓。未来的招聘,不仅是流程的数字化,更是 AI 驱动的人才体验革命。
HRTech也提醒到此次收购不仅拓宽了 Workday 在高频量招聘领域的战局,更在人才获取与 AI 赢未来的路径上构建了独特优势,极可能成为全球 AI 招聘浪潮的重要驱动者。值得注意的是,Workday 作为 HCM 平台,已通过连续收购 HiredScore、Paradox、Rallyteam 等公司,在招聘领域集齐了足够多的关键技术与产品,这使其既与市场上的 ATS、招聘软件厂商形成直接竞争,又因平台生态而维持合作关系,形成“竞合”格局。
						
					 
- 
					
												 投融资 投融资
 
						【财报】云学堂公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毛利率提升至65%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美东时间8月20日,绚星智慧科技的母公司、纳斯达克上市企业云学堂(YXT.com,NASDAQ:YXT)公布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2025年1至6月,公司实现总收入1.529亿元人民币,毛利率同比提升4.0个百分点至65.1%;同时,调整后净亏损较去年同期收窄15.0%。这一表现凸显出公司在聚焦大型企业客户战略下,通过AI技术赋能与持续的成本优化,有效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
从财务表现来看,云学堂在战略转型中的运营质量实现持续优化。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1.52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2024年起对中欧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不再合并,导致收入减少;二是公司战略性聚焦于对企业培训解决方案有稳定且强劲需求的大型企业,导致了小型客户数量和相应收入波动。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61.1%提升至65.1%,主要得益于公司新的战略目标聚焦于大型订阅客户,和成本费用的持续管控。其中,公司的销售与营销费用为6190万元(约合86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3.5%。
同时,2025年上半年,反映核心运营状况的调整后净亏损为640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130万元,同比收窄约15.0%,显示出公司在收入结构优化与费用管控上的显著成效。
云学堂CFO曹申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在通往盈利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主要是由于毛利率的增长,这反映了公司的成本优化和产品改进的结果,毛利率增长反映了公司向更高价值产品的成功转型,特别是我们的人工智能驱动的企业学习解决方案。”
现金流储备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货币资金和短期投资总计为2.357亿元人民币,保持了健康的流动性水平,为战略推进提供坚实支撑。
AI赋能产品升级 智能生产力赛道前景可期
对于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云学堂董事、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卢睿泽表示:“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公司成功地将人工智能驱动的企业学习解决方案纳入产品组合中,在战略上专注于大型企业客户的同时,保持了强大的客户留存率。这一战略重点反映了更广泛的行业转变,因为企业越来越重视可衡量的劳动生产力的提升,而不是传统的培训指标。此外,我们的人工智能教练驱动模式超越了传统的基于课程的培训,提供了适应性、互动式学习和个性化辅导。这一战略推动了我们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产品收入的快速增长,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力。”
从业务进展来看,云学堂的AI布局持续深化。2025年上半年,公司AI相关产品月经常性收入(MRR)较去年同期增长150%。
目前,通过AI技术,公司在企业学习场景中实现了多重创新,例如为员工提供模拟对话练习、方案案例智能推荐、关键要点实时提醒等功能,将学习深度融入工作流程,提升人才培养效率
						
					 
- 
					
												 投融资 投融资
 
						【财报】BOSS直聘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21.02亿元,同比增长9.7%
						北京,2025年8月20日 – 看准有限公司(“BOSS 招聘”或“公司”)(纳斯达克:BZ;港交所:2076),作为中国领先的在线招聘平台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
2025年第二季度亮点
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十二个月内,付费企业客户1总数为650万,较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十二个月内590万增长10.2%。
2025年第二季度的月均活跃用户数2为6360万,较2024年同期的5460万增长16.5%。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为人民币21.024亿元(合2.935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9.167亿元增长9.7%。
2025年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512亿元(合9,09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3.586亿元增长81.6%。经调整的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为人民币8.809亿元(合1.23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6.601亿元增长33.4%。
2025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为人民币7.112亿元(合9,93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4.173亿元增长70.4%。2025年第二季度的调整后净利润3为人民币9.409亿元(合1.313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7.187亿元增长30.9%。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Jonathan Peng Zhao 先生表示:“今年第二季度,我们保持了行业领先的用户增长势头。随着就业市场持续复苏,我们的平台用户生态系统得到加强,企业用户参与度和付费客户数量均实现稳健增长。我们继续推进人工智能在技术、产品、业务和运营中的整合与应用,在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商业产品服务能力及提升平台运营效率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董事会批准了公司的年度股息政策,并确定今年股息金额约为8000万美元;同时宣布了一项最高达2.5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希望与市场分享公司增长的更多收益。”
1 付费企业客户指的是公司通过在线招聘服务确认收入的企业用户和公司账户。
2 月活跃用户指的是在某个月内至少登录过公司移动应用程序一次的经过验证的用户账户数量,包括求职者和企业用户。
公司首席财务官张飞先生进一步解释道:“第二季度,我们继续实现高质量增长,收入和利润率均有所提升,这充分证明了我们高效的商业模式和成本管理策略的有效性。为提升香港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我们于7月完成股份发行,净筹集资金达港币22亿元,旨在吸引更多元化的投资者群体并为所有股东创造价值。”
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结果
收入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为人民币21.024亿元(合美元2.93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9.167亿元增长9.7%。
面向企业客户的在线招聘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0.776亿元(合美元2.900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8.927亿元增长9.8%。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付费企业客户的增长。
其他服务收入主要包括向求职者提供的付费增值服务,2025年第二季度为人民币2,480万元(合美元35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2,400万元增长3.3%,主要得益于用户基数的扩大。
运营成本和费用
2025年第二季度的总运营成本和费用为人民币14.544亿元(合2.03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5.666亿元净利润位下降7.2%。股权激励费用总额为人民币2.297亿元(合3,210万美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3.014亿元减少23.8%。
营业成本为人民币3.075亿元(合美元4290万美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3.165亿元减少2.8%。员工相关费用的减少被支付处理成本的增加所抵消。
销售及营销费用为人民币4.199亿元(合5860万美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5.452亿元减少23.0%,主要由于广告及营销费用和员工相关费用减少所致。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4.16亿元(合5810万美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4.437亿元减少6.2%,主要由于云服务费用的减少。
管理费用为人民币3.11亿元(合美元4340万美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2.612亿元增长19.1%,主要由于员工相关费用增加。
营业收入与调整后营业收入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512亿元(合909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3.586亿增长81.6%。
调整后营业收入为人民币88.09亿元(合美元12.30亿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66.01亿元增长33.4%。
净利润和调整后净利润
2025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为人民币7.112亿元(合9,93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4.173亿元增长70.4%。
2025年第二季度的调整后净利润为人民币9.409亿元(合1.313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7.187亿元增长30.9%。
每美国存托股份(“ADS”)的净利润和调整后净利润
2025年第二季度普通股股东应占每ADS基本及稀释后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62元(合美元0.23元)和人民币1.58元(合美元0.22元),相比之下,2024年同期的每ADS基本及稀释后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0.95元和人民币0.91元。
2025年第二季度普通股股东应占每ADS基本及稀释后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2.14元(合美元0.30元)和人民币2.09元(合美元0.29元),相比之下,2024年同期的每ADS基本及稀释后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63元和人民币1.57元。
2024年第二季度的每ADS基本及稀释后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63元(合美元0.16元)和人民币1.57元(合美元0.15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
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人民币10.519亿元(合美元1.46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8.686亿元增长21.1%。
现金状况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的余额为人民币160.218亿元(合美元22.366亿元)。
股份回购计划
2025年8月20日,董事会批准了对2024年8月通过的现有股份回购计划的修订,将该计划延长12个月至2026年8月28日,并授权在延长后的12个月期间回购公司股份(包括ADS)的金额不超过2.5亿美元。
展望
对于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目前预计其总收入将在人民币21.3亿元至21.6亿元之间,较上年同期增长11.4%至13.0%。此预测反映了公司目前对中国市场及运营环境的看法,该等情况可能发生变化且截至本文件日期无法合理准确地预测。
电话会议信息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0日(星期三)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00(北京时间2025年8月20日晚上8:00)举行电话会议,讨论财务业绩。
参与者需提前注册参加电话会议:https://register-conf.media-server.com/register/BIff2de596ba4b435893f4fe392db1e741
注册后,参与者将收到一封包含参与者拨入号码和唯一个人PIN码的电子邮件。
此信息将使您能够立即加入电话会议。参与者可随时进行预注册,包括在电话会议开始时间之前及之后。
此外,电话会议的实时及存档网络直播将在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https://ir.zhipin.com 上提供。
汇率
本新闻稿中某些人民币金额转换为美元(“US$”)金额的汇率仅供读者参考,具体汇率以指定汇率为准。除非另有说明,所有人民币(RMB)到美元(US$)的转换均以2025年6月30日联邦储备委员会H.10统计报告中规定的汇率人民币7.1636兑美元1.00进行。公司不保证所提及的人民币或美元金额可按任何特定汇率或以任何方式转换为美元或人民币。
非公认会计原则财务指标
在评估业务时,公司会考虑并使用非公认会计原则财务指标,例如调整后营业收入、调整后净利润、调整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调整后每股普通股基本及稀释后净利润,以及调整后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基本及稀释后净利润,作为补充指标来审查和评估经营表现。公司通过排除与股权激励费用相关的非现金支出,从相关GAAP财务指标中剔除该影响,来定义这些非GAAP财务指标。公司认为,这些非GAAP财务指标有助于识别业务的基本趋势,并便于投资者评估公司的经营业绩。
非GAAP财务指标未按照美国GAAP编制,可能与其他公司使用的非GAAP信息不同。非GAAP财务指标作为分析工具存在局限性,不应孤立使用或作为最直接可比GAAP财务指标的替代品。公司鼓励投资者和其他人士全面审查其财务信息,而非仅依赖单一财务指标。
非GAAP财务指标与最直接可比的GAAP财务指标的调节表已在本新闻稿末尾标题为“未经审计的GAAP与非GAAP结果调节表”的表格中提供。
安全港声明
本新闻稿包含可能构成“前瞻性”陈述的表述,该等陈述系根据美国《1995年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的“安全港”条款作出。此类前瞻性陈述可通过“将”、“预期”、““预计”、“旨在”、“未来”、“打算”、“计划”、“相信”、“估计”、“可能”等类似表述。本新闻稿中管理层的展望和引述也包含前瞻性陈述。公司还可能在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定期报告中、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网站上发布的公告中,以及在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交的定期报告中,以书面或口头形式作出前瞻性陈述。公司还可能在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定期报告中、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网站上发布的公告中、向股东提交的中期和年度报告中、新闻稿及其他书面材料中,以及其高管、董事或员工向第三方作出的口头陈述中,作出书面或口头的前瞻性陈述。非历史事实的陈述,包括但不限于关于公司信念、计划和预期的陈述,均为前瞻性陈述。非历史事实的陈述,包括但不限于关于公司信念、计划和预期的陈述,均为前瞻性陈述。前瞻性陈述涉及固有风险和不确定性。有关这些及其他风险的进一步信息,请参阅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交的文件。本新闻稿中提供的所有信息均截至本新闻稿发布之日,公司不承担任何更新前瞻性陈述的义务,除非适用法律另有要求。
						
					 
- 
					
												 投融资 投融资
 
						【美国】AI招聘平台Professional.me获得31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利用AI使招聘更智能
						
人工智能驱动招聘平台Professional.me在由Raha Beach Ventures领投的种子轮融资中筹集了310万美元,使其总融资额达到460万美元。此前15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同样由该机构领投。
Raha Beach Ventures是一家初创企业孵化器,为创始人提供工程师、设计师、财务专家、营销支持、合作伙伴网络及导师指导。作为回报,该机构通常会获得35%至50%的股权,具体比例取决于提供的支持力度。
于2024年10月上线的Professional.me定位为传统简历招聘的替代方案。该平台使用其所谓的“个性化微型LLM”(定制语言模型),为求职者和雇主创建超越标准简历的详细职业档案。
公司表示模型基于涵盖167个行业和120万个任务的数据进行训练,并设计了具有偏见意识的推荐机制,以促进包容性招聘。
Professional.me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Ryan Adams表示: “我们不是在数字化简历,而是在取代它们。每家公司和每位专业人士都拥有自己的微型LLM,它作为一个上下文感知型倡导者,自动且有意义地筛选出最匹配的候选人。”
公司的AI筛选技术可将审核单份简历所需时间从超过两分钟缩短至15秒, potentially 节省招聘人员数小时的手动工作。与现有招聘系统不同,Professional.me与当前的申请跟踪系统集成,提供公司所称的“AI驱动的候选人短名单”和技能匹配功能。此集成使招聘团队能够将资源聚焦于开展有意义的面试并做出明智决策。
与许多人工智能招聘工具不同,公司表示其平台会考虑雇主方的组织结构、团队动态和业务目标,同时也会考虑求职者的作品集、认证和行业参与度。
Ryan Adams表示“我们正在从根本上解决招聘问题:不是通过添加更多筛选条件,而是重新思考信息如何被结构化和理解。我们相信人工智能应使招聘更加智能、包容且人性化” 。
凭借这轮新融资,Professional.me 将扩大其工程团队,加强其数据和研究合作伙伴网络,并扩大平台在 EMEA 地区及以外地区的雇主访问权限。
关于Professional.me 
Professional.me 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才管理平台,采用专有专家系统。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