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P
    Fortune评出美国最适合父母工作的50佳公司,Workday 排第一 The 50 Best Workplaces for Parents By Fortune Editors November 28, 2017 1. Workday Courtesy of Workday, Inc. U.S. headquarters: Pleasanton, Calif. Indust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o. U.S. employees: 5473 Parental Benefits Fertility treatments covered by health plan: Yes Total maternity leave: 100 days Fully-paid maternity leave: 100 days Total paternity leave: 100 days Fully-paid paternity leave: 60 days Parental leave after adoption: 60 days Parental-leave benefits to part-time employees: Yes On-site or near-site child care center: Yes Employees say: “Management makes it very clear that personal lives come first and work is to be balanced with your outside life. We focus a lot on personal health from things like exercise, taking time off, team building events and simply having fun.” “Workday encourages a work/life balance which has allowed me to spend more time with my family. I did not have this with my past employer who expected me to always be available and even made me feel guilty for taking maternity leave. With Workday I am now able to volunteer with my children’s activities and actually spend extra time with my family. This has made an enormous difference in my overall well-being and happiness.” 2. Ultimate Software Courtesy of Ultimate Software U.S. headquarters: Weston, Fla. Indust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o. U.S. employees: 3972 Parental Benefits Employees who telecommute: 50% Fertility treatments covered by health plan: Yes Total maternity leave: 60 days Fully-paid maternity leave: 50 days Total paternity leave: 60 days Fully-paid paternity leave: 20 days Parental leave after adoption: 60 days Parental-leave benefits to part-time employees: No On-site or near-site child care center: Yes Employees say: “I just returned from my four weeks of paid paternity leave and it was a once in a lifetime experience! Most companies still do not recognize the value a father can provide to his family after the birth of a child, so we are blessed that Ultimate does!” “Words can’t even express how thankful I am to work for Ultimate Software. From the first day that I’ve arrived it has been a blessing. From the company paid benefits for my entire family, to the stock given which helped us to have our first home built, to all of the company perks given on a day-to-day basis, to the wonderful people and the work/life balance. I hope to retire here.” 3. Deloitte Courtesy of Deloitte U.S. headquarters: New York City Industry: Professional Services No. U.S. employees: 55608 Parental Benefits Employees who use flexible schedules: 95% Employees who telecommute: 95% Employees who use compressed work weeks: 1% Fertility treatments covered by health plan: Yes Total maternity leave: 120 days Fully-paid maternity leave: 120 days Total paternity leave: 80 days Fully-paid paternity leave: 80 days Parental leave after adoption: 80 days Parental-leave benefits to part-time employees: No On-site or near-site child care center: Yes Employees say: “Executive leadership tries to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good work/life balance. Benefits are very competitive including a wellness benefit, 16-week paid caregiver leave, sabbatical program and retirement pension plan fully funded by firm.” “Firm flexibility has had significant impacts to my personal life. I have a daughter who has special needs which often has me out of the office for specific therapies and appointments. Both client, management and team has fostered a culture of allowing and demonstrating an understanding of these unique issues to help adapt to my schedule.” 4. Comcast NBCUniversal Jeff Fusco—AP for Comcast U.S. headquarters: Philadelphia Industry: Telecommunications Parental Benefits Fertility treatments covered by health plan: Yes On-site or near-site child care center: Yes Employees say: “The new Parental leave policy is a huge win! I love that fact that even though we are a Fortune 50 company people genuinely care about your wellbeing and your life outside of Comcast.” “Working for Comcast has literally changed my life and been one of the biggest blessings in my life! When I started at Comcast, I was also tackling being a first-time single mother. There were definitely days that were challenging and hurdles to tackle but I would not be in the position I am today if it were not for my supervisor and support team coaching and encouraging me along the way. Comcast genuinely cares about employees and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5. Salesforce Jakub Mosur Photography U.S. headquarters: San Francisco Indust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o. U.S. employees: 17417 Parental Benefits Fertility treatments covered by health plan: Yes Total maternity leave: 130 days Fully-paid maternity leave: 0 Total paternity leave: 130 days Fully-paid paternity leave: 0 Parental leave after adoption: 130 days Parental-leave benefits to part-time employees: Yes On-site or near-site child care center: Yes Employees say: “Work life integration is the best I have ever had in my career. The job is fast-paced and demands are high, but I’m empowered and measured on my deliverables. I’m given the flexibility to manage my schedule so that I can be present with my family.” “The maternity leave policy is awesome. It was great to take six months maternity leave to bond with my child. I was also given some additional time off and flexible work from home options on return. This is a godsend as many companies I know do not give any maternity leave to begin with. It greatly reduced my mental stress in returning back to work after a break.” 6. Edward Jones Courtesy of Edward Jones U.S. headquarters: St. Louis Industry: Financial Services & Insurance No. U.S. employees: 42950 Parental Benefits Employees who telecommute: 20% Fertility treatments covered by health plan: No Total maternity leave: 120 days Fully-paid maternity leave: 120 days Total paternity leave: 14 days Fully-paid paternity leave: 14 days Parental leave after adoption: 120 days Parental-leave benefits to part-time employees: Yes On-site or near-site child care center: No Employees say: “You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build a career to whatever level of success you desire. You can have as flexible of a schedule as you want as long as you run an ethical and profitable branch.” “A new [Parental Leave of Absence] benefit was added last year, that I was a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My husband and I adopted one of our foster children. I was able to take time off from work to help her settle in and adjust to the new horizon she was becoming a part of.” 7. Cooley Courtesy of Cooley LLP U.S. headquarters: Palo Alto, Calif. Industry: Professional Services No. U.S. employees: 1892 Parental Benefits Employees who use compressed work weeks: 1% Fertility treatments covered by health plan: Yes Total maternity leave: 130 days Fully-paid maternity leave: 80 days Total paternity leave: 60 days Fully-paid paternity leave: 35 days Parental leave after adoption: 130 days Parental-leave benefits to part-time employees: Yes On-site or near-site child care center: Yes Employees say: “In addition to the generous leave policy for parents, Cooley permits employees to gradually ease back into their work schedule for six months after returning. This benefit was invaluable in enabling me to return back to work.” “I have been with Cooley for 17 incredible years. I am a parent to six kids and never once have I felt like I’ve had to make a choice between being a great parent and a great lawyer here at Cooley. It truly is a ‘best of both worlds’ kind of place. My work schedule is incredibly busy but also very flexible so that I can fully meet my parental responsibilities to all my kids and still also fully meet my responsibilities to clients and colleagues. A completely supportive environment with respect to families is what we have here at Cooley—a rare thing indeed for a large international law firm.” 8. SAP America Courtesy of SAP America U.S. headquarters: Newtown Square, Penn. Indust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o. U.S. employees: 18379 Parental Benefits Employees who use flexible schedules: 100% Employees who telecommute: 100% Fertility treatments covered by health plan: Yes Total maternity leave: 60 days Fully-paid maternity leave: 60 days Total paternity leave: 60 days Fully-paid paternity leave: 30 days Parental leave after adoption: 30 days Parental-leave benefits to part-time employees: No On-site or near-site child care center: No Employees say: “While in the middle of a very difficult set of diagnoses for my daughter, I was promoted to a highly visible position. I was not only able to take care of my family, but excel in my job because SAP’s flexibility and excellent training programs.” “I think SAP is a great place to work to be a Working Mom. I have been able to reinvent my career a few times here to adjust to the changes in work life needs. My managers have always been very supportive. I was a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maternity leave program, part-time return to work programs, and vacation to care for my newborn. One of the biggest reasons woman leave the workforce is because they cannot balance caring for children and delivering on their career. At SAP, my managers helped me believe that I can do both and give me the support to do both.” 9. Kimley-Horn Courtesy of Kimley-Horn U.S. headquarters: Raleigh, N.C. Industry: Professional Services No. U.S. employees: 2805 Parental Benefits Employees who use flexible schedules: 10% Employees who use compressed work weeks: 96% Fertility treatments covered by health plan: Yes Total maternity leave: 60 days Fully-paid maternity leave: 35 days Total paternity leave: 60 days Fully-paid paternity leave: 5 days Parental leave after adoption: 60 days Parental-leave benefits to part-time employees: No On-site or near-site child care center: Yes Employees say: “Kimley-Horn’s support and recognition of women professionals and their emphasis on work-life balance is unparalleled. There is no feeling that there is a ‘glass ceiling’ present at Kimley-Horn.” “I am truly allowed to be myself with this company. I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not fitting in, because in order to fit in, you just have to be yourself. I have never worked at a company that had this genuine attitude towards its employees, and truly want each and every one of us to succeed not only in business, but in life as well.” 10. Wegmans Food Markets Rich Schaub Photography U.S. headquarters: Rochester, N.Y. Industry: Retail No. U.S. employees: 47084 Parental Benefits Fertility treatments covered by health plan: Yes Total maternity leave: 60 days Fully-paid maternity leave: 30 days Total paternity leave: 60 days Fully-paid paternity leave: 0 Parental leave after adoption: 60 days Parental-leave benefits to part-time employees: No On-site or near-site child care center: No Employees say: “Wegmans allows me the time to be a mom, as well as understanding that I need to work as much as possible too. If my child is ill, leaving to get him is never as issue.” “I am so very thankful for our benefits. Wegmans truly takes care of us. My wife and I have a child who has had special medical needs. We are so very grateful that Wegmans medical benefits have helped provide what we need for our child. I also love the people I work with. I feel like we are family working together to help our customers.” Left 40 Others Best Workplace for Parents 11. American Express 12. Kimpton Hotels & Restaurants 13. Hyatt Hotels 14. Adobe Systems 15. USAA 16. World Wide Technology 17. PricewaterhouseCoopers 18. Genentech 19. VMware 20. Ernst & Young 21. Accenture 22. Zillow Group 23. Capital One Financial 24. Plante & Moran 25. West Monroe Partners 26. Squarespace 27. Orrick, Herrington & Sutcliffe 28. Intuit 29. NVIDIA 30. Progressive Insurance 31. Allianz Life Insurance Company of North America 32. Quicken Loans 33. Scripps Health 34. Hilton 35. First Horizon National 36. Point B 37. Marriott International 38. Navy Federal Credit Union 39. LaSalle Network 40. Crowe Horwath 41. SAS Institute 42. Total Merchant Services 43. PrimeLending 44. David Weekley Homes 45. Pariveda Solutions 46. Bank of America 47. Texas Health Resources 48. Roth Staffing Companies 49. T-Mobile US 50. Atlantic Health System Original link: http://fortune.com/2017/11/28/best-companies-working-parents/
    SAP
    2017年11月30日
  • SAP
    微软计划与企业软件提供商SAP签署云合作协议,联手抗衡亚马逊 在过去几年里,微软和SAP在云领域一直有合作,SAP的企业软件和服务也已经在微软的Azure上实现了运行,它在2014年曾宣布,SAP将有一批企业应用是Azure专有的。今日,微软和SAP的合作又前进了一步,他们宣布将推出新的企业产品。 Azure上的新产品SAP HANA Enterprise Cloud能让客户在微软的云端运行SAP S/4HANA。两家公司承诺,客户能够同时享用两家公司的优势产品,包括Azure智能化、可靠的云端(以及其他云服务),以及SAP的应用管理以及产品经验。微软和SAP声称,可口可乐、好市多以及Columbia Sportswear等大牌公司都是自己的客户,这些客户都非常看好这次新合作,因为它能驱动双方的云战略。 另外,两家公司还宣布,Azure上的S/4HANA将被会被用内部运营。SAP表示它会把数十个企业系统移动到Azure上,包括SAP S/4Hana等。微软表示目前正在革新自己的内部系统,它会把Azure上传统的SAP财务应用换成SAP S/4HANA Central Finance,另外它还想将SAP S/4HANA与Azure的人工智能以及分析服务相连接,这样可以使财务报告更加精准,决策更加高效。 一直以来,微软都在吸引更多软件公司来使用Azure上的产品,并试图挑战亚马逊AWS的地位,和SAP的合作只是这项战略的一部分。亚马逊在这块市场中仍然占据主要地位,它的AWS提供了100多种不同的服务。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11月29日报道 (编译:叶展盛)
    SAP
    2017年11月30日
  • SAP
    微软、Oracle和SAP是如何失掉CRM市场? 来源:人称T客 第一部分:历史追溯 微软在孤立中前行 过去,微软认为CRM是ERP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战术上的错误。微软的主要目标是ERP,为打造ERP生态系统,他们专注于构建ERP生态系统Dynamics。为此,微软也进行了多个兼并:Navision(今天的Dynamics NAV),Great Plains(今天的Dynamics GP)和IBM Axapta(今天的AX)。SAP也是同样的思维认为CRM是ERP的一个组成部分。微软的另一个问题是他们在2003年推出的Dynamics CRM,只是Outlook的一个扩展,并不能与Siebel等专业的CRM相匹敌。 微软B2B产品另一个挑战策略上的上的相互“孤立”。这种方法使得微软的产品集成成为一场噩梦。例如,SharePoint更新迭代了很多版本最终与微软的CRM集成,更不用说ERP了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同时,也意味着微软无缝集成其他业务系统即插即用将成为一种不可能的挑战。这对系统集成商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是对微软来说是给客户散中设立了障碍 最受欢迎的SAP SAP世界上最受欢迎的ERP系统。但是与德国的许多工程奇迹一样,建设和维护不仅复杂而且极其昂贵。不过,鉴于SAP成为了许多公司的会计核心,成本是可以容忍的;真正的可替代性选择并不存在,SAP也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王者。 SAP的愿景是简单高效。一旦你拥有了SAP后你将不再需要任何其他系统,因此集成并不是所有人的想法。当时流行的思想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转换到SAP上。这将使你的系统像宝马车的引擎一样可靠。但它也是有代价的。你将被SAP绑架任人鱼肉。 靠收购成就的Oracle 原来只是一个数据库公司,由于其富有远见的领导人,拉里·埃里森,总是在领先别人一步上有前瞻性,现在不再是一家数据公司了。他知道Oracle必须做什么才能领先与IBM、Sybase、Informix、微软等公司的距离。 所以在2003年他决定收购PeopleSoft。甲骨文开始在ERP领域攻城掠地,直面与微软和SAP竞争。然而,从CRM的视角来看,起决定性的时刻是在2005年,当甲骨文收购Siebel的CRM公司的时候。 当时Tom Siebel被科技界誉为CRM之父。之后在2006年Larry加入到甲骨文的BEA系统时。另一个里程碑是在2010年,甲骨文以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Sun Microsystems。这次惊人的收购给了Oracle一个特殊的奖项:一夜之间,甲骨文成了拥有世界上最流行的编程语言——JAVA的公司。 第二部分:那么它们如何失掉CRM市场的? 下面让我们来分别检测一下每一家公司: 失算的微软: 他们低估了一个事实:就客户并不想去花费时间和金钱用来开发独立系统间的互相融合和集成。连微软自家的产品SharePoint都是一个远离Dynamics的信息孤岛,更不用说SAP或其他系统了。微软也没有急于从Excel上去迁移用户。因为Office的license还有一笔可观的收入,他们也没有必要这么做。CRM对微软来说只是ERP的一个部分,或者说是一个更智能的Outlook。 因为,微软内部保持独立是因为产品之间存在竞争,Saleforce的应用程序都是集成的。同时Saleforce知道不能低估任何一个直观的用户界面的价值,为了赢得销售用户的芳心。Saleforce的不仅仅是在UI设计上,还有易用性上都下了很大功夫。 自大的SAP SAP最大问题就是过于自信,从来没有真正的明白客户在想什么,他们可能有一天需要的不仅仅是SAP。 虽然其开放性上会使SAP在吸引更多的开发者方面有很大的优势。SAP也顽固地专注于工作并且做最小化创新。这就是SAP在那个时代是一种流行的思维方式,用户有了SAP就拥有了管理的一切。同时,用户也是SAP的一个主要敌人,如果你不能够学习到SAP所有的键盘快捷键的话,那么你的坏运气也随之而来。 根据SAP所说,用户体验是用户为SAP而存在,而不是反过来。SAP依然用宇宙上最复杂的用户界面“恐吓”其用户并忽视了用户对其的讨厌程度。反观,Salesforce却关注于如何侵入SAP并且获得其平台上的数据跳过SAP UI的噩梦然后在Salesforce上工作。 这意味着销售人员和其他职位的人员一夜之间被从一个不友好的SAP世界中解放出来,而转换到Salesforce。 忽略低端市场的Oracle 一直专注于高端客户。因此他们不会理解Siebel的价格也可以成为低端市场里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的最高门槛。许多公司的低效率是由于早期ERP产品的不友好,像微软NAV、AX和GP不支持Siebel等。 同样的情况,Siebel也出在集成问题,对于那些需要融合的ERP的公司来说,Siebel不值得推荐。而Salesforce.com的出现,引发了“Siebel Hammer”,使Salesforce.com AE缩减了Siebel的市场。没过多久Siebel就失去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一个典型的IT投资周期是5-10年,当到了要更新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更经济的基于Oracle的替代品——那就是Salesforce.com。 第三部分:接下来会怎样 微软奋起直追 当Satya Nadella上台后,及时调整了战略在“云优先,移动优先”的愿景下,微软重新获得生机。也为Azure的添柴加料。Dynamics CRM也不再是一个更大的Outlook,而是变成了一个更加成熟的CRM,应用体验方面也更多是维绕用户展。像NAV、AX和GP这些产品等也被重新设计了,Azure和其他微软服务的集成噩梦也像SharePoint一样成为了过往云烟。现在微软Dynamics开始向Salesforce发起挑战,但问题是,是否已太迟? 微软损失了将近10年的时间,因为在过去,相比于用户体验微软更注重眼前的市场利润。鉴于此微软曾经愿意花费500亿美元收购Salesforce的情况来看,这个成本可能是他在十年前是没有想到的。 SAP要防Saleforce的不断偷袭 HANA还是来晚了,基于甲骨文和微软战略调整和改进,SAP的主要领域——ERP受到严重威胁。除此之外,像Workday和NetSuite这样的供应商也在盘剥ERP的市场份额。 虽然HANA做的不错,但他已无法阻止Salesforce偷走SAP的用户。SAP目前要做的不是如何面对Salesforce的挑战,而是专注于改善其核心服务以及收紧用户平台,以避免更多的人迁移到没有SAP的云上,从而取代SAP更多的核心功能。 Saleforce看起来更像是SAP的一个腹黑朋友,因为他与Workday和NetSuite不同,它不会取代ERP,而是将ERP集成到它的平台上去。 Oracle也不能稳坐钓鱼台 无疑是这场游戏的主要玩家。Oracle正手握Salesforce成功的关键,因为Salesforce是基于Oracle的平台运行的。一个是Oracle数据库和Java,一个拥有licence的Oracle产品,是Salesforce的构造核心。 但与此同时,Oracle也明白最好将他们亦敌亦友的Salesforce留在身边,而不是让他的平台投向微软的怀抱。Oracle有许多伟大的产品和想法,但它最大的弱点是没有Azure的规模。Oracle无法与Amazon AWS世界上最大的云平台相提并论,但是微软Azure可以。 由于世界走向云产品的趋势日渐明显,对Oracle云来说与Azure在与AWS的产品竞争如何保持一个合理的利润将会变得更加困难。这就是为什么Oracle一直坚持做世界上最好和最快数据库,这才是其目前做云计算的核心。 与Salesforce竞争只有在Oracle仍有优势的领域才有意义,比方说私有云,Salesforce已经别无选择。 Oracle面临的问题是Saleforce有使用Azure的权利,并且在AWS也可以运行PostreSQL。Heroku和新的Salesforce物联网平台,这些都将成为Oracle的替代品。 第四部分:结论 Salesforce主导着这个市场,但Dynamics CRM正在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Oracle表现仍然强眼,但是如果让用户在Siebel和Salesforce之间进行选择的话,并且大规模的移出Siebel我们尚有疑虑。Siebel也并非完全没有优势,例如开放UI,是否足以保卫Oracle的领土?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架构将在每个供应商的未来发展和战略定位中发挥最大的作用。鉴于CRM正在向云发展,供应商对“容器”等概念的应用将造就截然不同的未来。
    SAP
    2017年10月26日
  • SAP
    没有赶上云计算的大潮,老牌公司 IBM 和 SAP 合作探索数字化商业之路 编者按:随着从金融到医疗保健行业的公司都在加速走向数字化,数据驱动的业务转型也正在加快步伐。但是现有的 IT 基础设施在努力跟上时代步伐的过程中依然艰辛。IBM曾是史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但它不是云计算领域最伟大的公司。SAP是史上最大的应用公司,但它在云领域没有取得一席之地。最近 SAP  HANA 与 IBM 的 Power Systems 进行了“联姻”,这会拯救它们吗?本文首发于 MIT Technology Review Custom。 2013年,只有5%的数据是有价值的,但是到2020年,这一比例会翻一番,因为公司将新的数据源带入了新领域,而新兴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事实上,根据IBM商业价值协会和牛津大学的合作研究发现,80%的CEO会根据数据得到的见解来指导决策,而积极参与分析的公司表现优于他们的竞争对手和同行的3.6倍之多。 尽管新数字时代对于那些处理复杂数据查询的公司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许多公司发现,他们现有的系统和IT基础设施面对所有这些数据的压力都慢慢屈服,并且不足以满足其更新的业务需求。他们需要一个从底层进行优化的平台,以实时处理大量数据的分析,并可提供当前变革速度下所需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IBM-SAP联盟全球SAP解决方案执行官 Brian Burke 说:“数据量和查询的复杂性已经成为业务的绊脚石。从客户的角度来看,这真的是一场完美的风暴。” 为分析和事务提供支持 渐渐地,我们可以在下一代平台中找到解决方案,用于处理繁多的现代数字业务。SAP HANA的内存关系数据库技术和应用平台,加上IBM 的Power Systems的软件和硬件服务,可提供高级分析操作所需的高速度和优秀数据管理,甚至指出灵活、按需的容量,轻松满足不断变化的企业需求,适应持续的业务波动。 SAP HANA利用内存方法为大规模、多样化的数据集提供显著的速度优势,同样也非常适用于高级分析或作为运行诸如金融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CRM)这样的任务关键型、事务型应用程序的平台。自从HANA在2010年首次推出以来,其采用率显著增长。美国SAP用户协会(Americas’ SAP User’s Group)调查的大约45%的受访者在2015年使用了该项技术,高于一年前的40%。根据ASUG的调查显示,在使用了SAP HANA的受访者中,23%的公司正在进行额外的项目,22%的公司计划和批准了一个或多个计划,还有31%的公司正在筹备项目,但并未提供资金。 随着越来越多的SAP HANA部署涉及24/ 7运作,企业们正在寻求一种心安理得,它来自于在可以提供可扩展性和弹性的平台上部署其关键任务系统。IBM的Burke认为,随着系统越来越复杂,数据集趋势越来越大,这样的信任水平在基于Intel x86的基础架构限制之内很难实现。 他说:“现在,你在HANA上运行事务型和任务关键型系统,你必须有一个可靠成熟的系统,不限制于它的大小。而x86的商品世界中也存在很多限制。” 他还补充道,SAP HANA 和 IBM Power Systems的结合——基于两家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解决了这些问题,提供了充分利用SAP HANA解决方案所需的灵活性、弹性和性能。 IBM Power Systems for SAP HANA以多种方式兑现了其灵活性的承诺。首先,虚拟化由箱子提供支持,允许在单个的IBM Power Systems服务器上整合多个SAP HANA虚拟机,包括生产和非生产工作负载以及在系统故障时使用的虚拟系统。这种方法减少了资本支出,并确保资本没有限制。 通过动态容量大小和负载平衡等标准功能,企业可以轻松地适应IBM Power Systems for SAP HANA的环境,从而面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不同的业务负载。它们甚至可以将未使用的容量从生产环境重新分配到其他用途,例如开发或用户验收测试。 在弹性方面,IBM Power Systems的默认架构支持一系列企业级的可靠性功能,包括可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实现高效故障转移的开箱虚拟化。还有其标准:主动警告企业的问题,以便他们可以在故障发生前启动纠正措施。 性能也是一个大问题,这不仅仅是关于分析或物联网应用程序,还有在欺诈检测或运输和物流等领域,正在迁移到SAP HANA上的任务关键型、事务型系统。IBM Power Systems提供了x86架构的四倍内存带宽,这有利于内存密集型SAP HANA操作,每个Power System处理器内核最多可以执行八个并发线程,而x86平台每个内核只有两个线程。 此外,Power Systems提供了另一优势,得益于其更大的处理器缓存。该功能确保数据连续反馈到可用的处理器,并导致其敏捷化响应能力对于大规模实时事务处理非常重要。 合作伙伴关系正在升温 这种优势组合使得IBM Power System成为博世集团即将推出的SAP HANA实施计划的最佳平台。作为全球巨头,博世集团是SAP最大的使用商之一,运行着整个应用程序组合,广泛涉足于消费品、工业技术、移动解决方案以及能源和建筑产品等行业。SAP的AIX和Linux服务器服务高级经理Erik Thorwirth说:“随着SAP的战略方向转向SAP HANA内存技术,博世计划继续跟进,并最终将其在企业资源计划(ERP)和数据仓库等领域的核心SAP应用程序与物联网应用程序一起迁移到新平台。” 由于面向过渡的SAP应用程序的广度和多样性,博世认为IBM Power Systems系列已经是其现有的SAP应用平台最好的匹配。博世的AIX和Linux高级专家Volker Fischer说:“该公司在IBM Power Systems现有的专业知识,加上平台的可扩展性和对虚拟化的内置支持,使组织能够快速部署新系统,而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或手动操作。” Fischer解释道:“复制系统的功能只是其中一个关键特性,因为我们将把这样大量和多样化的系统组合转移到SAP HANA平台。它部署更简单,更高效,而我们的管理工作负载也会下降。” 组合平台的虚拟化功能也将轻松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负载,这在现代ERP领域会越来越重要。Thorwirth说:“我们期望未来的SAP HANA系统在规模上比传统的ERP系统更加具有变化性”。他解释:“使用SAP HANA/IBM Power Systems范例,我们无需进入数据中心并加载更多的物理内存。我们可以利用虚拟化来创建大型构建模块,这些构建模块可以根据工作负载的需要缩减或增长。” 博世可以得到的另一个好处是IBM和SAP的围绕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两个公司正以多种方式通力合作,例如在德国瓦尔多夫和加利福尼亚的帕洛阿尔托合作开发资源,以寻求共享的产品路线图。他们还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和支持,确保用户不管有硬件或软件的问题都可以找到一个联系点。他们也致力于为IBM Power Systems for SAP HANA的创新而努力,尤其是在云、认知计算、客户体验和行业特定路线图等领域。 随着博世这类公司走上了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他们需要准备迎接挫折和坎坷。凭借其已有适应于现代业务转变的性能、内置弹性和灵活性,IBM Power Systems 与SAP HANA合作会是帮助企业达成目标,实现长久成功的一种选择。 翻译来自:虫洞翻翻  译者ID:  张丽红
    SAP
    2016年11月25日
  • SAP
    德国软件巨头SAP 旗下的风投基金募集 10 亿美元,专门投资科技初创公司 Sapphire Ventures 是一家从德国软件巨头 SAP 集团拆分出的风险投资公司,9 月 15 日,该风投宣布获得了一笔 10 亿美元投资,他们将利用这笔资金专门投资科技初创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投资的领投方就是其原母公司 SAP,截至目前,该公司旗下所管理的资产已经超过了 24 亿美元。   Sapphire Ventures 风投主要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处于高增长和业务扩张阶段的科技初创公司,此外,他们也会投资一些早期阶段、并专注于科技行业的风险投资基金。事实上,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消息显示,Sapphire Ventures 是今年少数几家获得了 10 亿美元投资的风投,其他的包括 Accel Partners、Andreessen Horowitz、Founders Fund、凯鹏华盈(KPCB)、以及 Norwest Venture Partners。   该风投成立于 2011 年,目前已经成功完成了 38 笔退出交易,其中 15 家初创公司通过 IPO 上市,23 家初创公司被收购或兼并。不仅如此,Sapphire Ventures 风投也是今年美国创投市场上投资科技初创公司最为活跃的五家风投之一。   除了投资科技初创公司之外,Sapphire Ventures 风投还在美国、欧洲和以色列三地与早期阶段的风险投资基金合作,通常他们会作为有限合伙人的角色来投资其他风投基金。得益于这笔最新投资,Sapphire Venture 将会更有信心帮助旗下新老投资基金经理进行长期投资,并在多个投资周期内给予支持。   该风投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 Nino Marakovic 表示,Sapphire Ventures 风投的投资理念不会改变,将会鼎力支持全球创业者,帮助他们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如今市场环境变化的很快,高速增长的初创公司需要得到资金雄厚、且经验丰富的投资人支持,确保在行业内保持竞争力。   2013 年,Sapphire Ventures 风投专门成立了一支市场开发团队,利用他们的企业关系优势,帮助旗下投资的初创公司与全球顶尖企业进行合作,助力业务开发。 本文来自翻译:www.cbronline.com
    SAP
    2016年09月18日
  • SAP
    企业软件供应商 SAP 将收购大数据初创企业 Altiscale,交易金额预计超 1.25 亿美元 企业软件供应商 SAP 将收购大数据初创企业 Altiscale,收购金额预计超过 1.25 亿美元。收购细节消息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正式公布。   Altiscale 创立于 2012 年,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是一家 Hadoop 云服务模式(HaaS)供应商,致力于为 Hadoop 开源软件提供一个云端版本,用于存储、处理和分析不同种类的数据。Altiscale 希望通过这种将 Hadoop 服务推向云端的方式,降低 Hadoop 的抽象性与复杂性,为工程师搭建一个完整的 Hadoop 环境,让用户可以更专注于他们的数据与应用。   Altiscale 的竞争对手包括大数据 DaaS 服务供应商 Qubole 和 HaaS 服务供应商 Xplenty,除此之外,公共云基础设施供应商 Amazon Web Services 也提供 Hadoop 服务。为了提高竞争力,Altiscale 不仅提供 Hadoop 云服务,还提供 Apache Spark 云服务(一种更快、更现代的 Hadoop 替代品)。   SAP 一直在采取措施来增强公司云软件产品组合,本次收购可谓是让 SAP 收获了一家最知名的 HaaS 服务供应商。Altiscale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Raymie Stata,之前创立的公司 Stata Labs(基于搜索的邮件客户端软件 Bloomba 和反病毒过滤软件 SAProxy 开发商)在 2004 年 10 月被雅虎收购。之后一直到 2011 年 10 月,Stata 一直在雅虎内部负责 Hadoop 软件部署工作。Stata 及他的团队工作经验对 SAP 来说意义深远,因为 SAP 的竞争对手 IBM 和微软都非常注重云数据服务,而本次收购将大大提升 SAP 在云服务上的竞争力。   Altiscale 自创立至今,获得融资总额为 4200 万美元,投资者包括 Accel Partners、 AME Cloud Ventures 和 Northgate 等。公司现有员工数量 90 人左右,客户包括 Devicescape、 Glu Mobile、 MarketShare 和 ShareThis。   本文来自翻译:venturebeat.com
    SAP
    2016年08月29日
  • SAP
    苹果拉上SAP,开始布局企业应用 苹果公司周四宣布与德国 SAP 公司展开合作,布局企业市场。 双方的合作主要在 SDK(提供新的 SDK,用以开发性能强大、且能与 SAP 系统轻松整合的原生 iOS app)、学院(通过专门以 iOS app 开发为重点的工具和课程,培训超过 250 万名 SAP 开发者)和 App(打造一整套专为 iOS 设计的 app,加速各大行业的业务流程)三个方面。 目前全球 2000 家规模最大的公司中,有 87%使用 SAP 的商业软件。HANA 是 SAP 公司主要用于会计项目的关联数据库系统,也称之为 “企业资源管理”。SAP 公司表示,他们将与苹果合作为 iPhone 和 iPad 开发运行在 HANA 数据库软件上的企业移动应用。 作为合作关系的一部分,SAP 将打造本地化 iPhone 和 iPad 应用,这些应用将可以让开发者任意使用这些数据。那些本地化 iPhone 和 iPad 应用将依据苹果公司自主研发的程序语言 Swift 而打造。 苹果这一举动最根本是想,将公司的 iPhone 和 iPad 等设备销售给全球各地的更多企业用户。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 (Tim Cook) 称,与 SAP 合作只是开发办公程序的 “第一枪”。 随着苹果公司硬件销量下滑,它正在把渠道向企业用户转移。跟 SAP 合作之前,苹果已经与 IBM 和思科达成过合作。例如,苹果和 IBM 在 2014年 中合作推动商业用户使用苹果产品,也优化了 IBM 的云计算服务,像是对于苹果 iOS 移动软件的设备管理、数据安全分析等。苹果与思科的合作则是开设一条对于运行苹果 iOS 应用的设备快速通道。   原标题《苹果拉上SAP做企业应用,为了把iPhone和iPad卖给更多企业用户》原创文章,作者:徐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6720.html
    SAP
    2016年05月06日
  • SAP
    德国软件供应商SAP第一季度盈利暴增38% [caption id="attachment_12963" align="alignnone" width="1400"] SAP Logo. (PRNewsFoto/SAP AG)[/caption] 金融界美股讯:德国商业软件供应商SAPSE(SAP.XE)2016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增长了38%,表明公司专注的互联网云软件开始变现成果。 根据财报,截至3月31日期间的净利润达5.72亿欧元(6.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4.14亿欧元。 SAP在公布预先财报后的两周公布完全审计后的一季度财报结果。 此前,公司预计盈利上涨28%至8.1亿欧元,营收上涨5%至47.3亿欧元。 SAP重申了今年的营收指导,预计经营性利润范围在64亿~67亿欧元之间。略高于2015年的63.5亿欧元。 该公司还表示,预计云订阅和一系列支持性收入将在29.5亿欧元至30.5亿欧元,高于2015年的23亿欧元。 这些数据是基于计算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统计。   来源:金融界
    SAP
    2016年04月27日
  • SAP
    SAP 认为全球在迎来变革浪潮,而中国的商业要这样重构 编者注:日前,SAP在上海举办了主题为“数字经济下的商业重构”的大型论坛活动,大中华区总裁纪秉盟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认为“旧的商业模式正在变得过时,我们将迎来新一波的变革浪潮”。本文基于他的演讲内容整理:   中国政府在供给侧改革方面正不断进行经济的演进。很多体制改革,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将对未来将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十二五”规划是一个延续的概念,五个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就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目前从自己的角度,在全球经济下对中国的定位。   中国政府的主要核心项目是互联网+、互联网+汽车、银行。任何一个传统行业,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移动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任何一种前沿的技术都可以用来对某一个具体的行业进行转型。国家级的战略规划项目,也就是中国制造2025。在未来10年,中国的制造将会脱胎换骨。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一直是全球的制造工厂,而现在中国制造业正在向智能制造转型。   在做商业重构的时候,首先是基于结果导向的模式,而不是从生产产品的角度去销售。设想一下消费者怎么使用这些产品,能不能补充他们现在的服务,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   比如数字渠道,一些体育用品,一些体恤衫,还有运动鞋,充分利用数字渠道,把一些传感器放到所有产品里面去,形成一个意识型社区,并不只是提供运动设备,运动衣衫,还能够跟社交网络连接起来,涉及营养、食品、运动等等,使用这样一些数字渠道,能够支持到主要的服务和业务,这就是非常好的案例。   比如生态模式,像Uber还有滴滴打车,充分利用了这样一个生态系统。他们并不只是一家出租车公司,也成为了全球的运输企业,而自己不拥有任何车辆。他们正在考虑物流、快递,形成这样的商业模式。从传统来说,这是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企业都重构这样的业务模式,这是今后很多年都会出现的。   重构业务流程和工作模式的第一点是做到“实时流程”,技术在历史上第一次做到了去推动一个实时的工作平台,能够看到实时完整的供应链,以前都是一些分散、比较过时的数据,也很难确定它的机会在什么地方,或者这些挑战是来自于供应链哪一个方面。现在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有最新的技术,这已经变成了一种可能了。还有我们协作式的流程,SAP有一些客户,利用物联网,利用健康的行业,能够改善我们医疗。   公司需要一个中间的数字核心去管理所有内部的流程,除此之外,也需要能够管理客户、供应商、人力资本,这是所有这些公司要做的三个最基本的事情。   再看大数据,还有物联网:现在太多的公司,也包含了中国一些公司在里面,有一些暗数据,这些公司拥有的数据也是不能被使用的暗数据,这些数据并没有充分利用,可以看到一些数据收集的灰色领域,并没有充分利用这样一些信息去改进他们一些服务质量,能够改进他们跟客户差异性的一些服务,这个领域是一个全新的,而且是快速在改变。   员工队伍也在体验着巨大的变化,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不同的一些年龄段,不同的年代的员工,都有一些不同的价值,不同的一些理念,就是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工作方式,年轻的员工、千禧一代他们并不只是看重钱的问题,他们价值系统完全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这些企业如何跟他们互动,来去保留,保护这些员工,也是变得非常非常重要。   最后就回到了我们是否有这样一个结构和这个企业的文化,能够支撑、能够驱动我们数字化转型的历程?是否有正确的领导者和人才,能够驾驭这样一个战略的方向?你要找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你们是否知道你们的竞争对手在做什么,以及你们是否有正确的轨道,这些问题都要问自己,我们公司是否有这样一个数字的DNA,能够不断重构我们这样一些商业能力。   来源:虎嗅网
    SAP
    2016年04月25日
  • SAP
    SAP携手乾通易才 开启云时代HR新玩法 如今,几乎所有行业都要跟互联网发生关系。“互联网+”的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行业会去向何处?日前, “首届HR云时代论坛”在京、沪两地火热开启,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SAP大中华区副总裁、万达商业及欧莱雅HR高管、京沪知名法律、人事专家等2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探讨云时代的人才战略,1000余家企业代表参与了此次论坛。   作为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SAP帮助各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实现卓越运营。它在全球拥有6万多名员工,遍布全球130个国家,并拥有覆盖全球上万家企业的合作伙伴网络。乾通易才是国内最早与SAP合作的人力资源领域的公司,合作了易韬云、嗖嗖等多个产品。论坛现场,SAP大中华区副总裁胡庸发表了“互联网+见证企业内部管理新玩法”的报告,表示未来将继续携手乾通易才,在HR云服务深入发展。   胡庸介绍说,“我们都喊’互联网+’,大家都在往互联网上靠,SAP自己也在做数字化转型,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云公司。SAP拥有全球最好的绩效管理系统,包括目标管理等。我们跟乾通易才合作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很多企业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公司每个员工都很忙,但是到底有多少员工有几个小时是在为你顶层的KPI绩效来服务的?并不知道。做互联网、云、电子商务等任何线上生意,最看重的是流量,流量就是企业跟员工之间的黏性,而最扎实的流量在线下。线下的流量谁拥有的最多,谁就是在可能做最好的人力资源公司。我们看到了乾通易才所拥有的线下资源,通过SAP与乾通易才的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服务企业,把线下+线上的价值更大限度地发掘出来。”   除了拥有广泛的线下资源,SAP看重乾通易才的另一点是专业。乾通易才总裁陈颖介绍,“不管出什么样的产品,领导人和决策者、事业部的负责人,就是最大的产品经理,要把企业的业务流程梳理清楚。你首先得非常清晰,能够将业务语言转换成技术语言;第二,你的产品并不是为了开发一个产品而开发,而是要思考是否在帮助你的客户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你的员工最想了解什么?这才是我们开发这个产品的基础。我们的技术团队都是产品型和开发型的,并不是码农。他每一步的产品设计都和我们现实中客户和企业管理要结合起来。”面对不同客户群体,乾通易才开发出不同平台提供服务。微蜂网面对的是小微客户,易韬云则是中大型客户的人力资源管理云平台,嗖嗖面向所有移动和外勤岗,适合连锁、零售、快销、会议会展等行业。   陈颖把乾通易才目前的主要产品比作“两弹一星”,凡是员工有线下服务的,线上必然会有系统的应用。“一星是指我们的嗖嗖,它是移动终端人员的绩效管理平台。两弹都依赖我们的云平台,一个是对我们中大型客户的易韬云,包括招聘模块、绩效模块、社保薪资模块和法务咨询模块等。还有一个是针对小微客户完全自助的微蜂网,可以一个人来管理自己和员工,帮助管理者做社保和员工管理。”陈颖说。目前,乾通易才的云服务企业包括宝马、BBA、诺和诺德制药、航天数字传媒、蒙牛集团等。上海的世园会、北京地铁4号线、北京园博园等移动导览管理,也都由乾通易才提供系统服务。近日,乾通易才又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签约,合作推出“嗖嗖”公益版,全国十余万公益志愿者都使用“嗖嗖”完成慈善劝募和组织管理工作。   “乾通易才作为整个业务的主体,SAP是背后的支撑。我们之间更多是战略性合作伙伴的关系。大家的理念都放在了如何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客户,有好的想法快速碰撞后就能推进实现。乾通易才董事长李浩是个很有前瞻性和决断力的人,我们合作非常愉快。SAP可以带来更多海外的经验,乾通易才具备更多本土的资源优势,这两者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业务模式,甚至一个新的生意。”对于SAP和乾通易才的合作,胡庸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期待。
    SAP
    2015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