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轮
针对少儿科学教育的「德拉学院」获好未来A轮投资,将基于课程内容研发配套产品
少儿科学教育品牌德拉学院于近日完成1500万元A轮融资,本轮资方为好未来。创始人王猛表示,A轮融资后,德拉学院将在内容基础上研发配套教具,并将原创动漫IP融入教材和绘本。
德拉学院成立于2014年,现在业务条线主要分为对公板块、直接to C的线下社区实验室和免费的科普音视频节目。
1)对公业务。一是与渠道合作进校,已向中关村一小、中关村三小、清华附中(及集团下中小学)、首师大附小等几十所学校输送STEAM整体方案,包括课程、产品、师训、科学实验室建设方案、科技节策划定制方案,旨在以趣味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科成绩。二是与科普协会、委员会合作,并承接政府相关项目,比如在“科普中国”计划中,通过“手机百度”APP的语音搜索提供AR视频互动内容。
2)线下校区。德拉学院已在北京地区开设5家直营店,在全国开设15家加盟店,保证服务,长期发展直营。服务学员超过1000人,复购率约在75%,平均客单价在200+元/课。创始人王猛表示,建立德拉学院的初衷是让孩子在家门口有实验室和科技馆,从小了解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的工作,开阔视野,接触到更多学科。因此,线下校区的课程也“混搭”了不少学科的知识,并在课程设计时为每节课留有惊喜,保护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3)线上节目。内容更偏科普,免费有利于传播。视频节目每集3分钟,在爱奇艺上按周更新(可以点这里感受下),没有固定演员,学员自愿客串当小讲师。节目既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也让更多家长在竞赛和分数外看到教学效果。音频节目类似我之前报道的科学队长,征集有经验、能把复杂原理讲透的老师录制专业又有趣的科普内容。
创始人王猛出身于中科院。团队现有70余人,德拉学院从理工院校毕业生中严选并集中培训了20余位教师,产品和研发队伍近20人。德拉学院的核心优势在于自主研发的课程内容和逐步过渡的完整体系。课程覆盖幼儿园到初中,从科普到培优,再到编程等更专业的内容,满足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据介绍,德拉学院2016年营收在500万元,2017年营收约1000万元。
以下为36氪在今年6月对德拉学院的报道全文。
—————————
创客教育是2017年教育市场的一剂“强心针”。因为不论从概念、政策、还是产品来看,创客都帮助孩子们离科学和“教育+科技”更近了。从进入这个领域开始,德拉学院的创始人王猛就有一个愿景:建立社区少儿实验室,让更多人接触到创客。在在北京地区开了4家直营店、全国7家加盟店之后,德拉学院开始尝试线上,试图用有趣的音视频的方式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在此之前,德拉学院和其它创客品牌一样,对公业务都是主要的营收来源,为他们的课后三点半、科技节项目提供课程解决方案。王猛介绍,目前德拉学院已经进入了10家左右的学校,根据解决方案的内容不同收费不等。
王猛介绍,从成立之初,德拉学员的资金投入基本都在教研上,而教研最核心的就是靠研发部的老师“烧脑”。但是德拉学院的教研综合了很多知识体系,加上教研老师都有专业课背景,因此在教研上有很强的优势,在过去的三年里研发出了300多节课程,现在每周能研发出4节新课。
德拉学院现在的课程内容已经覆盖幼儿园中班水平到初中二年级,有基础课程(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和创客课程(比如工业设计、焊接)两个体系,课程难度分为启蒙、初级、中级、高级四个等级,另外还有100多个元器件。这件事的难点在于,如何将配套的教具(比如试管、烧杯等)整合成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包,而且可以和普通的玩具区分开,这其中有很多细节需要考虑。
除了给学校的STEAM解决方案,在商业模式上,德拉学院还在北京地区开设了4个直营校,佛山、大连、天津等地有7家加盟校,加盟采用品牌授权+课程输出的模式,加盟费每3年25万。
王猛介绍,德拉学院采用线下小班授课的方式,目前每个直营店都有100多个学生,单次课时费在220-240元左右,去年全年确认收入500万人民币(包括对公业务收入),年营收增长67%,已经基本实现了盈亏平衡,预计今年年底在全国范围内会有20家加盟校。
他表示,但从硬件来看,德拉学院的产品会分为三个阶段:零散套材、相对独立且能辅助课程、产品成为主线。也就是说,未来将向C端用户、加盟商直接输出成套产品,这轮融资也将主要放在产品包装和供应链管理上。
在课程上,德拉学院采用相对零散但是却有体系的知识点。在营销层面,家长能够看到完整的课程体系,但实际上课时的每个知识点都是独立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设置可以保证随时插班上课,减轻因为等待排课带来的运营压力。另外德拉学院的课程已经基本实现了标准化,一节完整的课程包括教案、实验视频、录屏等等。
今年起,德拉学院将原来的教研组拆分,组成了新的视频部门,开始尝试用短视频的方式做线上传播,加上德拉学院原来在喜马拉雅上推出的音频栏目,王猛把线上的布局比作“科学实验类的下厨房”(类似36氪之前报道过的“玩疯了”),自己搭棚、策划、拍摄、后期,现在已经在爱奇艺上上传了11个视频,另外还有50多个音频节目,视频和音频分别具有娱乐和教育属性,未来会成为德拉学院的常规产品。
原创文章,作者:郝方舟。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
A轮
区块链税务公司Libra完成A轮780万美元融资
区块链创业公司Libra已完成了A轮780万美元融资,该公司在今日宣布了这一消息。
据悉,参与这一轮融资的投资方,包括欧洲某匿名家族办公室,以及专注于种子期投资的VC公司Liberty City Ventures,此外还有加密货币做市商 XBTO以及天使投资人Lee Linden。
在这些投资方当中,Liberty City是第二次投资Libra,其早在2014年时便投了Libra 50万美元。
根据Libra方表示,这家创业公司开发的是基于区块链的会计税务软件,而这笔新的融资将用于发展 Libra的企业平台。
“Libra的愿景是成为区块链及加密货币行业新一代的会计、审计、税务软件及数据服务的首要提供商,”Libra首席执行官Jake Benson在声明中提到。
Libra公司成立于2014年,其最初提供的是 LibraTax这一会计软件 ,这是一款针对加密货币税收的早期工具。这也是在美国国税局(IRS)发布指令,明确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应被视为财产类进行征税之后出现的。
最近,该公司着眼于企业级市场,旨在为交易所和其他交易型公司开发工具。今年五月份时,前西门子前首席风险官加入了这家创业公司,成为推动该创业公司的一部分。
原文:https://www.coindesk.com/cryptocurrency-tax-software-startup-libra-raises-7-8-million/
作者:Wolfie Zhao
编译:隔夜的粥
稿源(译):巴比特资讯(http://www.8btc.com/libra-raises-7-8-million)
-
A轮
定位一级市场的Bloomberg,「企名片」获5000万人民币A轮系列融资
根据企名片官方公告,公司已完成5000万人民币A轮系列融资,由初心资本、晨兴资本、陶石资本等投资机构共同投资。
企名片定位做一级市场的Bloomberg,旗下产品为FinOS。今年6月份关闭快捷注册入口,将系统从开放模式升级到实名认证,是为了抓住用户关键性需求。9月份,FinOS上线了付费会员制,探索商业化。目前,FinOS已聚集2万多创业者和投资人、FA。
本轮融资后,企名片将发力:
1、打通一二级市场企业数据、丰富企业数据维度并收录更多国外企业数据,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应用性;
2、打造创业服务体系,围绕创业者、FA、投资经理,推出在线服务系统,解决融资难投资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3、在目前的商业化基础上,公司已经实现可持续的收入,下一步将继续落地新的行业应用场景,在营销及人力资源领域进行探索。
以下是今年3月份的业务报道:
“我们想做Wind资讯+,或者说就是一级市场的Bloomberg。”企名片创始人兼CEO党壮说到。
我们知道,Wind一直被称为中国版Bloomberg,他们都是从二级市场切入,先抓取像新闻、企业财报、金融信息等等公开数据,然后再处理成结构化数据,主要输出给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用于辅助交易决策。但是他们对一级市场的数据积累相对较少,虽然各家都已经开始延伸去做。
随着近几年创业热潮,涌入一级市场的资本也越来越多,信息、数据的价值也愈发凸显。而企名片就想从一级市场开始,撕开一个数据交易的口子。
企名片公司成立于2015年底,创始人兼CEO党壮曾任职奇虎360、悟空遥控器,技术团队来自大智慧。2016年1月份,企名片web版上线,2016年7月,公司拿到极客帮创投、晨兴资本、明势资本的天使轮投资,同年12月,又获得陶石资本、天眼查的Pre-A轮融资,在千万人民币级别。
值得一提的是,“天眼查”是本次的战略投资方,曾报道过,这个赛道上还有为企业提供情报的“风报”、洞察商业关系的“天眼查”、一年就做到盈利的“企查查”,等等。因为都是查询企业级信息,所以,我们会觉得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跟企名片有竞争关系。对此,党壮强调,天眼查这个赛道的玩家更多是在数据采集环节,并且侧重工商数据,而企名片则是往后做了一步,重在数据加工层面。所以,本次战略投资,天眼查会输出一些工商层面的数据资源,企名片则会输出一些数据处理、分析能力,两者算是业务互补。
其实,上面说的差异化在产品上也有所体现,企名片的官网有公司团队、企业画像、竞品等信息,这些维度更适合一级市场的交易场景,更侧重应用。至于技术实现,则是利用分布式爬虫技术从公开渠道采集信息,结合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脏数据中提取结构化数据,流程涉及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聚合、数据建模、数据产品化等。
并且,党壮分享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当用户发现信息有误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喜欢纠错,所以企名片还在很多信息旁边加入了用户纠错按钮。
至于盈利,企名片目前有三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提供API接口的方式,根据数据调用次数收费;另一种思路跟Wind一样,通过终端账号收费,主要定位就是证监会、券商等金融客户,帮助他们提高内部的工作效率;最后还可以输出技术能力来盈利,将爬虫能力、数据清洗挖掘能力将提供出来服务其他场景。此外,党壮还强调,针对C端提供的产品之后会一直免费。
党壮告知,目前使用企名片的用户有媒体从业者、证券分析师、创业者等,但是对于实际用户量、付费客户、团队人数等,都不愿意透露。
谈及未来,党壮透露,企名片有两方面规划,一是会试水做媒体业务,从数据角度出发或者是报道创业公司;二是要探索二级市场,毕竟技术团队是从大智慧出来的。
来源:36氪,作者:徐宁。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zhuanzai@36kr.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
A轮
科锐国际战略投资才到公司,布局新一代HR SaaS市场
2017年10月25日,“A股人力资源第一股”科锐国际(股票代码300662)正式对外宣布战略投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HR SaaS服务商——才到公司,投资金额为千万元级的规模,将用于升级才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才到云)产品服务创新和商务运营体系的建设,深化其连接企业、员工和合作伙伴的策略,加速其在大中华区的业务拓展。同时,科锐国际将借助才到在HR SaaS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加快“一体两翼”战略的实施落地,完善从招聘至人力资源外包、薪酬管理等产业链延伸,以及向更多元化业务领域布局。
科锐国际董事长高勇先生表示:“当前,以技术驱动高效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时代已经到来。科锐国际非常看好才到HR SaaS产品服务的科技含量、时代感、拥有丰富HR信息化经验的管理团队、能为客户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不断迭代的创新能力。未来双方的合作不仅在资本层面,更在于打通线上和线下,将科锐国际21年先进的国际化管理理念、2000余家大中型企业客户的服务实践,与才到领先的HR SaaS技术平台与丰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经验结合,充分发挥技术与服务融合的威力,为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才到创始人兼董事长尹武先生表示:“非常高兴获得国内首家A股人力资源上市公司——科锐国际的战略投资。才到HR SaaS作为中国最懂HR的IT平台,成立两年时间内,已服务于52家大中型企业客户和8000家中小微企业以及5万名员工。才到核心团队均来自国际和国内前十名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曾为260家全球500强企业提供HR平台与服务,积累了15年大中型企业客户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与服务流程标准化丰富经验。与科锐国际携手后,才到将继续强化在产品技术和本地化服务方面的领先优势,面向科锐国际的各类客户提供HR SaaS服务,同时通过‘才到连接’深化与人力资源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的战略合作,连接企业、员工与第三方合作伙伴,为客户方的企业和员工带来更多核心价值。”
多重因素撬动SaaS企业服务市场
HR SaaS成为未来标配及投资风口
当前,在随需使用、按需付费、云管理、共享职能管理、大数据管理、以及人力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以云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基础的SaaS(软件即服务)企业服务需求持续旺盛,并不断迭代发展。截至2016年,美国已有超过50家SaaS服务公司登陆纳斯达克,总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
在细分垂直SaaS服务市场中,人力资源因其行业特性占据管理人与薪酬及企业管理的基础入口,使得HRSaaS成为SaaS领域最受关注的版块之一。在传统模式下,企业HR主要以“招聘网站+传统eHR软件+Excel表格”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复杂、易出错、效率低下。而传统的eHR软件因以IT思维主导,侧重“卖IT功能”,加上系统升级常常跟不上企业管理和行业变化,很难达到人力资源管理预期效果。相比之下,HRSaaS则以HR思维为主导,将“卖服务”作为重点,不仅可以为企业快速高效构建包括员工档案、招聘管理、入离职管理、薪资管理、考勤管理、绩效管理、审批流程和可视化数据等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免除构建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系统和维护的巨额费用,同时只要联网,通过移动端即可完成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而真正实现用技术驱动高效人力资源管理的运营和变革。
目前,美国HR SaaS市场已经成功孕育了Workday、Gusto、Zenefits等上市企业,其中Workday 市值已超过两百亿美元。在中国,HR SaaS市场于2015年迅速崛起,并受到资本市场持续关注。在2016年可查询的企业服务436起融资案例中,人力资源以72起融资事件成为融资最多的领域,其中HR SaaS企业达到33家,占据人力资源服务商总融资数量比例的45.8%。未来,云端的HR SaaS企业服务会像水电一样成为更多公司的标配,也将成为投资的风口和下一个独角兽集中爆发的领域。
精通HR业务、IT技术、服务交付的
“三合一”人力资源服务商呼之欲出
技术不仅改变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势必将改变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业务布局和行业竞争格局。人社部在2017年10月印发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推进“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各业态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开展跨界服务模式。而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多元化、跨界商业布局,加之劳动人口增长放缓人力成本不断攀升,企业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综合能力要求将越来越高,精通HR业务、IT技术、服务交付的“三合一”人力资源服务商呼之欲出。
科锐国际副董事长、投资并购总裁王天鹏先生指出:“全面拥抱科技是科锐国际的必然选择!科锐国际在2015年正式提出‘一体两翼’战略,致力于通过大数据与创新技术的运用,实现对B端(企业)与C端(人才)的多层级渗透、连接、与价值创造。过去21年中,科锐国际在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领域已经建立了绝对领先优势,拥有极强的服务交付能力。对科锐国际而言,无论是当前服务流程的优化、效率的提升,公司内部员工及外包员工的高效管理,以及未来人力资源全产业链和更多元化业务领域布局,均离不开HRSaaS、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的支持与驱动。目前,科锐国际对技术产品的孵化及创新已展开积极布局,旗下自有四大技术平台——才客、即派、睿聘、薪薪乐均已投向市场。此次战略投资才到,是优化科锐国际技术能力的又一重要举措。未来,科锐国际不仅持续为长期合作的2000余家大中型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同时将通过技术与平台的聚合效应,将优质的服务和实践带向更为广阔的长尾市场,让更多的企业体验到时代科技前沿的人力资源服务价值。”
才到公司CEO彭宏涛先生指出:“才到始终以‘匠心为始,敬畏技术’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凭借创始团队15年在HR和IT跨界领域的工作经验,以及对人力资源和IT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坚持‘客户第一、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大数据思维,产品不仅在中小微企业市场渗透率日渐提升,同时获得越来越多大型标杆性客户企业的认可。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就接连获得鸿元资本、智通人才和本次科锐国际的青睐并投资。特别是本次与科锐国际的携手,才到HR SaaS在中国最懂HR的IT平台基础上,又增加了最懂行业、最懂中国和最懂世界三点优势,同时让科锐国际的服务更具有“科技感”,让才到HR SaaS的服务覆盖更多的客户,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和更优体验,让企业与人才沟通更简单。未来,才到将进一步推进开放战略:一方面是面向各大平台的开放服务能力,打造‘+才到云’的深度服务;另一方面是与才到连接中的优秀细分领域服务商开放合作,为客户提供更多‘才到云+’拓展服务价值。”
关于科锐国际
科锐国际是领先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目前在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拥有79家分支机构,1,5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超过18个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招聘培训等解决方案。在过去21年中,科锐已与2,000余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过去的一年中,成功为企业推荐的中高级管理及专业技术职位超过15,000名,全风险灵活用工超过60,000人次。2017年6月8日,科锐国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科锐国际 ;股票代码:300662)。更多信息欢迎访问www.careerintlinc.com 。
关于才到
才到,2015年4月创建于上海市漕河泾国家经济开发区的国际孵化中心,是一家提供“云计算”与“移动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供应商(HR SaaS),致力于为大中型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人力成本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同时也让处于快速成长的中小型企业零风险进入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其产品由HRCloud与APP组成,主要包括基础组织人事、招聘管理、人事薪资管理、考勤管理、绩效考核和员工手机端等,覆盖了企业内员工“选用育留”全生命周期及商业活动中与人相关的所有活动。其团队核心成员来自于任仕达、万宝盛华、怡安翰威特和中智等中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正将多年为全球和中国的500强企业服务的实践经验带给中国优秀的企业。2016年7月,才到成立一年,就获得广东智通人才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830969)5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www.caidaocloud.com。
-
A轮
谷露软件刚刚宣布完成5,000万A轮融资,双湖资本领投
来自谷露官方:
专注于招聘领域企业SaaS服务的谷露软件近日确认,已完成5,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双湖资本领投,真成投资跟投,融资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产品迭代开发及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谷露成立于2012年,初期专注于中高端人才招聘管理服务系统,其精益求精的产品精神和专业高效的服务态度持续获得市场口碑,陆续签约了Manpower、伯乐、Kelly Services、Fesco Adecco等大型跨国企业,目前付费企业用户超千家,年度续约率超过95%,活跃使用谷露系统的猎头顾问近20,000名,在中国招聘Saas服务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在企业招聘管理系统市场,基于前期猎头口碑的积累、不断打磨的用户体验及强大的自定义能力,让谷露软件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便收获了腾讯、欧莱雅、复星集团、诺亚财富、广汽菲克、金宝贝等行业龙头的青睐。目前谷露的客户群体遍布互联网、金融服务、制造、快速消费品、教育、零售、汽车等各行各业,针对每个行业的不同需求,专业的客户成功团队通过多年积累的经验,为客户提供高度定制的招聘系统解决方案。
-
A轮
「找大状」获达晨创投数千万人民币A轮,用会员模式撬动B端法律市场
“找大状”创始人兼CEO尚宏金向记者透露,公司已于今年7月份获得达晨创投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目前公司估值近5亿元,融资资金将用于继续完善产品以及拓展市场。“找大状”项目创办于2015年,2016年曾获得嵘联资本的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此前启动过新三板上市计划,不过后改为创业板。
尚宏金从事律师行业10多年,担任过东莞市政府法律顾问团律师、东莞市总工会顾问团律师、律师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并成功辅导企业上市数十家。他总结,在法律行业,大企业通常会聘请专职律师坐班,或者找律所提供专项服务。中小企业主更偏向于找律师顾问,但律师往往只对某一个领域擅长,做劳资纠纷的可能就不太擅长知识产权,若有紧急情况需要发律师函,律师还可能在外开庭,及时性也不能保证。
基于此,“找大状”定位做企业的法律顾问,前期目标客户是成立1-3年的中小公司。
具体来讲,找大状的业务分两层:一部分是相对标准化的线上服务,企业通过系统在线提交需求,包括咨询、审核合同等,找大状会安排线上坐班的律师解答,目前有100多人负责。对于经济纠纷、劳务诉讼等重大非标案件,找大状会推送给相关领域的专业律师,与企业对接提供线下服务。
平台上的律师是经找大状前期筛选而来的,都是具有3年以上职业经验、在专业领域有胜诉、且没有受过纪律处罚的律师。对接企业时,平台根据相关专业领域匹配需求,若企业有特殊要求,可以更换律师。服务后,企业客户会对满意度进行打分。
营利方面,标准化平台目前是找大状主推的业务,企业按照年会员费支付(25800元起,最早是9800/年),之后根据律师线上服务量以及满意度来进行分佣。线下部分找大状分配给律师后,由律师跟企业自行定价,平台不收取任何费用。尚宏金透露,短期找大状的收入来自会员费,长远会加入其他增值服务。
需要强调的是,目前“找大状”的业务只面向付年费的B端企业,不对C端开放。在服务过程中,找大状平台与律师之间没有直属关系,而是分包关系,有的律师则是深度合作只为找大状服务。
至于行业格局,整体看做法律平台的公司,有三类:
第一种是门户类网站,像法律快车等,做信息平台,主要靠广告费营利。
第二种是法律电商平台,像绿狗、快法务、找大状等,不过快法务、绿狗已经侧重做企业的一站式企业服务。
第三种是中介撮合类,像赢了网,撮合后抽佣。
截至目前,找大状为企业提供的法律顾问服务内容涵盖劳资、合约、催收欠款、企业股权、知识产权以及增值服务等6大模块,并相继在包北、上、广、深等12座城市开设分公司。全国签约客户达到近万家,合作的大状级律师超3000人,其中还有劳动法立法委员、深圳人大代表等头部法律人。谈及未来,尚宏金表示,现在还是在做标准化产品,接下来会垂直行业,像电商、医药等都是法律高频需求领域。
来源:36氪 ,作者:徐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90330.html
-
A轮
VR+工业培训公司Serious Labs获500万美元A轮融资
VR+工业培训企业Serious Labs近日完成A轮500万美元融资,资金来自United Rentals 和Brick and Mortar Ventrues。本轮融资将会用于发展和提升其VR培训业务。除此之外,公司也获得了一份价值350万元的新产品开发合同。
Serious Labs位于加拿大亚伯达省,专注于用VR这样先进的技术打造交互式培训解决方案。公司新的VR设备模拟器包括起重机模型、铲车、反铲机等。公司的客户主要来自全球范围内的建筑业、矿业、工厂维护和石油天然气行业。
Serious Labs CEO Jim Colvin表示:“我们的技术提升了工人的安全和生产效率。随着更多的劳动力退休、千禧一代工人的涌入,年轻的工人更加喜欢实际的进行操作学习,而非坐在教室里。”
投资方United Rentals的高级副总裁Jeffery Fenton表示:“VR和其他的一些高科技可以帮助工人更好的工作。比如,VR模拟器可以完全模拟出实际工地上操作过程,并且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让工人们学习。”
-
A轮
活动SaaS平台活动行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腾讯、优客工场等投资
【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6月30日报道
6月30日消息,活动行已完成数千万A +轮融资,估值超过三亿。活动行于2014年获得软银赛富(SAIF)、高通、DCM投资,深耕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数年,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活动管理及推广的SaaS平台。
本轮融资有腾讯占股以外,还有国内共享办公空间之独角兽「优客工场」及上市公司Recruit,三方共同参与本次战略投资。活动行创始人兼CEO谢耀辉表示,在本轮融资中战略合作的意义非常重大,将有助于扩大服务之城市与活动类别。据悉·,本轮融资不仅获得现金,而且更获三家巨头公司的独家战略級资源。其中腾讯的社交广告与流量入口将会带给「活动行」大量增长与品牌能见度; 加上优客工场将提供独家活动场地资源及协助媒合1500家进驻企业优惠使用活动行平台,使得活动行快速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构建出更庞大的活动生态体系; 此外Recruit将给予技术与海外商业模式的协助,助推活动行海外版「活动通」抢占日本市场。
活动行团队于2011年于创业邦举办的Demo中国创业竞赛获得优胜,至今在两岸三地已经累计服务超过10万个主办单位,其中不乏知名企业与策展人,合作伙伴包含北京故宫、全国大量TEDx主办方、36Kr、脉脉、3W咖啡、新京报、创业邦、华为、微软、IBM、腾讯、阿里、新浪、凤凰财经、IT桔子、i黑马、鸟哥笔记、网易、猎豹、搜狐、猎云网、创头条、铅笔道、台北故宫、台湾金曲奖主办方等等,根据相关数据披露,目前平台累计上架数百万场活动,用户也早已经破千万级别。2016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与资本寒冬的环境下,活动行快速调整组织与方向,创造出全年收入提升超过4倍的成绩,而今年预计将维持高速增长,设定全年度流水突破5亿为一个小目标。
创始人谢耀辉表示,本次资金主要将投入于开拓城市据点,技术团队组建以及扩大B2B模式。早年活动行是偏向工具平台,随着规模发展与不同阶段需求,逐步探索商业与盈利模式,平台最大价值与成就来自于服务过成千上万活动策展人,帮助大家省时省力,使策展人更能专注于活动内容与体验设计,避免被系统流程和繁琐的票务工作或推广工作拖垮,活动行创业至今一直坚持十年磨一剑的态度,抱持着战战兢兢的心情做好平台该扮演的辅助角色。
线下活动作为连结人与人的重要媒介,具有非常高的社群特性与宣传能力,一场好的活动可以改变一群人甚至塑造典范,欧美先进国家也都大力透过各种大型创业活动,吸引全球创者人才和企业进驻,线下活动即使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也有着不可替代性,活动中的感受体验以及人跟人面对面的交流,也是建立信任、达成合作、结识同好的最佳途径,因此透过平台使得参加者可以匹配更有兴趣的活动,而策展人更高效、更精准触及参加者,将是未来更大的机会与挑战; 另一方面,活动举办需要场地与各种配套服务,若能有效的媒合主办方和供应商,也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活动行将广泛与其他平台串接与深度合作,把饼做大。
随着消费升级,新零售与AI技术浪潮,科技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影响许多原有的商业格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世界越来越平,讯息传播越来越快,每个人的时间将会越来越碎片化,信息量将严重过载,促使人对于取得优质内容与活动的渴望将会愈来越强烈,科技改变人的行为却不会改变人性以及人对于聚会交流的刚需渴望。
未来,活动行坚持严谨把关内容,挖掘优质活动,让大多数人在工作需要时参加活动、拓展人脉,或假日参加活动结识同好、培养兴趣,唯有透过活动带给更多人正能量与创造美好回忆,才真正实现活动的行愿景,希望将来有更多城市的人们都能透过活动行找到喜爱的活动,透过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本文来自猎云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31139
-
A轮
金蝶云之家获新光集团数亿元A轮战略投资,并发布软件新版本
中国移动办公平台厂商云之家发布V9全新版本,并且宣布公司获得新光集团A轮战略投资,投资规模数亿元。
谈到此次融资,云之家网络有限公司CEO田荣举表示:这是新光集团与云之家的战略合作的第一步,不单单证明了投资者对云之家业务发展的充分认可,更代表了双方对‘产业+互联网’的战略共识。
查看云之家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金蝶过去几年的转型决心,而依据发展,目前是以ERP+云服务为主。2011年金蝶推出一款私密的企业社交平台“金蝶微博”,这也是云之家的前身,2012年8月即升级为云之家,2014年公司宣布产品永久免费,2015年推出开放平台战略。
产品研发之初关注企业的团队协作效率、文档分享和知识交流,现在则演变到基于组织通讯录的即时消息、签到、请假、文件、公告及应用接入服务,提高工作效率,聚焦于移动优先、工作即连接、平台生态三大方向进行发展。
据官方数据称,云之家目前注册企业和组织数已突破280万,2016年数据显示注册用户数突破2000万,签约渠道伙伴600多家,接入企业应用超过8万,日启动数超过3000万,其中客户包括万科、海尔、华大基因、香港新世界等企业。
而本次云之家V9版本是在已有产品基础上,想要打造个人专属工作台:员工可通过活力值记录个人成长轨迹,实现自我驱动;管理者通过关注员工,可快速了解业务执行情况并及时鼓励员工;老板通过可视化业务数据及时掌握经营动态,驱动组织快速适应变化,激活创造力。
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云之家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少春认为,云之家V9新版发布是云之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新光集团总裁虞江波指出:产业和互联网的结合充满了巨大的想象力,是中国企业不容错过的良机。新光集团积极谋求在‘产业互联网’生态体系上重点布局,积极寻找具有领先优势和投资潜力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公司,以生态经济引领企业转型升级。
此次投资云之家,将有效整合云之家在企业移动化管理的领先优势与庞大用户积累,打造以数据和信息为纽带的数字贸易云平台,实现大数据的全域性应用,优化、重构企业价值链,为中国中小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装上一双漂亮、结实的翅膀,构筑一个更具创新动能的新世界。
附投资方介绍:
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光集团)是一家集实业、地产、投资、金融、互联网、能源旅游等多元业务于一体的产融结合的生态投资集团。目前旗下有1家上市公司,40多家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公司,近百家参股公司,资产规模近千亿。
本文作者:王玙珺,来源:亿欧
-
A轮
帮助企业管理自己企业社会责任的印度管理初创Goodera获A轮550万美元
近日,帮助企业管理自己企业社会责任(CSR)项目的技术平台服务初创公司Goodrea宣布获得了一笔 550 万美元(约合 3.5 亿印度卢比)的 A 轮投资。投资方为 Omnidyar Network 和 Nexus Venture Partners。此外,根据该公司对外发布的一份声明显示,线上住宿共享平台 Airbnb 前印度运营主管 Varsha Rao 也参与了本轮融资。
关于这笔资金的用途,Goodrea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bhishek Humbad 表示,他们计划利用这笔最新融资强化其技术团队,深化专业领域技术,并获取更多客户。
Naren Gupta 是 Nexus 风投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他认为 Goodrea 是一个“创新技术平台”,以“一种简单、透明、且高参与度的方式”,帮助企业评估优化社会责任项目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Goodera可以帮助企业自动化监控、评估社会责任项目,同时还会衡量这些项目的影响力,向非营利性组织提供捐赠,鼓励员工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就该公司透露,目前印度 10% 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都是在其平台上进行管理的,此外,他们还在全球范围内汇聚了 20 万名企业员工担任志愿者。目前,Goodrea 平台上有 150 多家大型企业,其中 24 家还是财富 500 强企业。
Goodrea 公司前身是 NextGen,成立于 2014 年,两位创始人分别是 Humbad 和 Richa Bajpai。Goodrea 平台的运营母公司是 NextGen PMS Pvt. Ltd,他们在印度班加罗尔和硅谷门罗帕克设有办事处。2015 年 2 月,该公司曾获得过一笔投资,具体金额未对外披露,领投方是 redBus 公司联合创始人 Phanindra Sma,参投方包括了 Mumbai Angels 和一批来自印度和硅谷的匿名战略投资人。
Goodera 是印度少数几家企业社会责任领域里的初创公司之一。此前,印度众筹平台 Impact Guru 曾被联合国妇女事务新加坡委员会选中,帮助他们推进运营一个全球性企业社会责任项目 Project Inspire,旨在为全世界各地的青年提供一个平台,为亚太地区的女性提供帮助。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 VCCircle
作者:Zuder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