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收新规 税收新规
 
						【赞华】官方新政 | 平台税收新规实施,这类人年收入12万元以下基本无需纳税
						正式实施!平台上的外卖员、快递员等各类“小哥”年收入12万元以下基本无需纳税!
今年10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发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有关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将首次正式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规定》的落地,对于广大从事外卖、快递等便民劳务活动的“小哥”而言,具体有哪些影响?
外卖员、快递员等各类“小哥”无需报送收入信息,税负不会增加。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院长张巍介绍,《规定》明确互联网平台内从事配送、运输、家政等便民劳务活动的从业人员,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或者不需要纳税的,无需报送其收入信息。这就意味着,《规定》实施不会对各类“小哥”、家政人员的日常工作、收入和税负产生影响,各类“小哥”、家政人员也不会因此增加税收负担。
平台内从业人员将享受办税便利和减负带来的利好。《规定》实施后,为减轻平台内从业人员在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环节的负担,国家税务总局还专门制发《规定》的配套公告——《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为平台内从业人员办理扣缴申报、代办申报若干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对包括外卖员、快递员等各类“小哥”在内的平台内从业人员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采用累计预扣法来预扣预缴税款,即扣除20%的费用和每月5000元的减除费用后,再按3%—45%的七级累进预扣率来计算预扣预缴的税款。
该计税方式具体有哪些好处?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介绍,通常劳务报酬的预缴方法,是按次用收入减除800元或20%的费用后,乘以20%—40%的三级累进预扣率计算预扣预缴税款,预扣税款会相对多一些。与之相比,平台从业人员新的累计预扣法不仅扣除金额高,而且适用预扣率低,明显更为利好。
按照《公告》规定的累计预扣法来计算,对实际月收入在6250元以下的平台上各类“小哥”无需预扣税款。即便月收入高于6250元被暂时预扣了小额税款,在次年的年度汇算时,大部分“小哥”还可以进一步申报享受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租金等扣除项目,并依法申请退税。全年来看,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小哥”在扣除减除费用和法定的扣除项目后,基本无需缴纳个税。
施正文同时介绍,累计预扣法并不是一个新的预扣预缴方法,目前该方法在工资薪金所得、保险营销员和证券经纪人的劳务报酬所得等预扣预缴中被广泛使用,是一种已被证实的便捷高效且能较好体现量能负担的扣缴方法。这次将累计预扣法适用于平台上的“小哥”等从业人员,可以大幅减轻这部分人员预扣预缴税款的负担。
细化增值税及附加税费代办申报等规定
除个人所得税外,《公告》还细化了增值税及附加税费代办申报相关规定,从业人员自互联网平台企业取得的服务收入可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等税费优惠政策,不需再按次申报缴纳增值税,进一步减轻了平台从业人员的税收负担。
有一些“小哥”担心平台在代扣代缴过程中变相多扣费用,或借此转嫁涉税义务增加其税收负担。对此,国家税务总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司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互联网平台应当依法履行代扣代缴税款义务,引导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依法合规享受税收优惠和履行纳税义务,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平台企业的涉税义务转嫁给平台内的从业人员,更不得以代扣代缴为借口向从业人员额外收取费用。对于平台各类涉税违法违规行为,税务部门将依法查处,切实保护平台内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税务报
						
					 
- 
					
												 税收新规 税收新规
 
						在股权激励税收新规下,何为员工期权分配和管理的新姿态?
						2016年9月22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公布了支持创业公司股权激励的税收优惠政策,新政策针对符合条件的非上市公司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推出优惠税收政策,该政策对于创业公司实施员工激励方案有积极的推进作用,那么,在这一新规下,员工期权分配和管理的新姿态应该是哪样呢?
简法帮(微信号:jianfabang)是一家为创业者和初创型企业提供交互性法律文件在线自制服务的互联网企业,致力于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线上法律服务。
 
创业者一旦加入创业公司,除了需要面对亲朋好友的各种质疑外,还需要面临经济拮据的境地,也许唯一的经济安慰或者希望就是创业公司的期权了,期待公司最终有上市或被收购的一天,拿结果来驳斥别人的质疑。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无论是创业公司的创始人还是员工,都应该明白期权分配和管理的重要性。
 
蓝驰创投合伙人、PPTV的创始人姚欣曾经说过,“经过几年创业,不管走到哪,我的电脑里一定有四张Excel表:
 	 第一张损益表,反映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
 	 第二张现金流量表,是你能活多久的表;
 	 第三张股权结构表,还有多少融资空间,反映底线和股东们的控制力在哪里;
 	 最后就是员工期权池,同甘苦还有分田地,能有多少激励,特别是长期奖励。你的股权结构和你的员工期权池是激励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们这里讨论的就是姚总所说的第四张表——员工期权的分配和管理问题。
 
员工期权分配和管理需要注意四大问题
1、期权分配方式
股权激励的分配通常有按部门和按人头两种方式,如果直接按人头计算和分配,容易出现额度控制和管理的困难,因为随着员工的流动,公司很快就会发现股权计划实施和管理将越来越复杂,股权激励后续分配越来越困难,尤其是激励对象达到几十人的时候。而以部门和职位为基础切分员工股权激励,则更容易提纲挈领,更容易进行后续管理。
 
2、公司期权信息汇总
公司期权信息汇总就是姚总随身携带在电脑里的第四张表,也就是公司员工期权明细,包括:期权分出去了多少?分给了哪些员工?分别分了多少?还剩下多少可以分给更多的员工?如果说进一步考虑,还需要包括以下内容:各位期权激励对象手中的期权多少已经得权,即:可以随时行使变为公司的股权有多少?还有多少需要继续在公司服务才能到手?已经到手和未到手的期权按照公司近期估值粗算分别代表什么样的市值?
3、向员工提供期权明细的透明方式
每年岁末或在公司完成里程碑式的融资之后,公司除了象征性地提升工资或奖金犒劳一起辛苦打拼的员工“兄弟姐妹”,是否也要跟员工沟通一下TA手中期权的数量和市场价值呢(哪怕是理论上不够精确的纸面财富)?尤其是考虑到融资给公司注册资本和估值带来的变化,员工期权占有公司的股比以及期权所代表的市场价值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我们更倾向于支持不少创业公司积极透明的做法,定期与员工一起Review工资和期权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甚至考虑让员工在更高工资和更多期权之间进行权衡和选择。将员工蒙在鼓里完全不知道期权的比例和市场价值,这种做法肯定不值得提倡。
持有期权的员工离职时,公司和员工都同样需要考虑该员工手中持有多少期权?市场价值多少?如果员工放弃期权,公司是否需要考虑在做出一些补偿?至于具体补偿的做法可以参考简法帮于2016年8月1日在36Kr发表的《如果员工从公司离职,TA手中的期权应怎么处理?》一文。
 
4、期权的沟通和后续管理
记得一家媒体采访问到笔者,创业人群所面临的与期权有关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太多创业者不太理解期权的运作机制,简法帮2016年9月5日的《拿什么拯救你,创业公司那失落的期权?!》一文中着重分析了硅谷和国内创业公司在期权方面分别面临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期权信息的透明及员工沟通问题。
 
譬如员工期权的兑现机制,与VC投资人要求创始人的一样,通常都是一年的等待期和后续按月或按年等额成熟到手的机制,如未满服务期要求,则拿不到期权所代表的公司股份。这个股份还会在融资中与创始人一样受到股权的稀释,成熟的期权就可以按照约定的程序,支付行权价款拿到公司的股权,那么,员工就需要知道可行权期权数量,已经行权而获得股权的数量及价值,尚未行权的股权数量及价值,员工离职时是否必须立即行权以及相应的个税影响,尤其是存在期权作废或者期权(行权后得到的股权)回购的条款,就更需要与员工及时沟通,否则媒体头条上报道的下一个员工期权争议就可能是自己的公司。
 
设置有期权的公司,如果能根据公司的期权方案信息,设立一个日历,则会大大提高期权管理的效率。
政府出台创业公司股权激励优惠新规
2016年9月22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公布了支持创业公司股权激励的税收优惠政策,即《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 [2016] 101 号),新政策针对符合条件的非上市公司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推出优惠税收政策,两个核心亮点是:(1)纳税递延政策,解决了员工在行权时没有套现却需要就纸面增值缴纳税款的尴尬境地;(2)针对为创业公司的股权激励大幅度降低税率,改变了在行权和转让股权两个环节分别缴纳薪金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最高达 45%)和财产转让个人所得税(20%),优惠政策调整为仅仅在股权转让一个环节征收财产转让个人所得税(20%),可降低纳税人税负 10-20个百分点。
 
当然,享受上述优惠税收政策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譬如:不属于政策列明的批发零售业等限制行业目录,激励计划的要求,人数比例的要求以及持有时间的要求,等等,虽然还存在一定的模糊问题(例如:员工行权时是否必须是在职员工,离职是不是就不能享受优惠政策?),然而,该政策在整体上的优惠力度非常大,甚至超出了美国水平,相信中国创业公司将会充分利用税收政策的优惠待遇,从而使股权激励在更多创业公司中得到更好地实施。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