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聘自动化 招聘自动化
 
						【旧金山】AI招聘平台 Alex 宣布完成 2000万美元融资(包含种子轮300万美元)
						HRTech概述:旧金山AI招聘平台 Alex 宣布完成 2000万美元融资,其中包括 1700万美元A轮(Peak XV Partners领投)和 300万美元种子轮(1984 Ventures领投)。投资方还包括 Y Combinator、Uncorrelated Ventures、财富500强企业CHRO等。Alex 通过超过20个AI自动化工作流(简历筛选、视频/电话面试、欺诈检测、ATS对接等),帮助企业更快、更公平地发现候选人。短短18个月内,已服务数百家公司,包括财富100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顶级雇主。未来,Alex将继续扩展AI能力,加速推动招聘自动化和人才公平。
【旧金山,2025年9月30日】总部位于旧金山的AI招聘平台 Alex 宣布完成 2000万美元融资,其中包括由 Peak XV Partners 领投的 1700万美元A轮融资,以及由 1984 Ventures 领投的 3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Y Combinator、Uncorrelated Ventures、部分财富500强企业的CHRO以及多位知名投资人也参与其中。
然而,这不仅是一条简单的融资新闻,更是一段从校园走向全球舞台的创业故事。Alex 的联合创始人 Aaron Wang 和 John Rytel 在大学时便开始合作开发应用。那时的他们是候选人而非雇主,亲身感受到求职过程的低效与挫败,这种体验成为日后创业的灵感。正如他们在访谈中所说:“我们做候选人的时间比做雇主更长,而这反而成了我们的优势。”
从校园到创业:痛点驱动创新
两位创始人最初在布朗大学相识,并共同尝试过招聘相关应用。经历了市场验证与失败,他们逐渐意识到真正的痛点:在一个候选人数量暴涨、企业招聘周期却越来越长的时代,传统招聘流程不仅效率低,更让大量优秀人才被忽视。
“在旧金山买一套房子的速度,比招到一名工程师还快。” Aaron 在访谈中半开玩笑地指出。过去三年,求职申请数量增长了三倍,而平均招聘周期已达到60天,这种低效是企业和候选人共同的痛点。
AI代理:面试官、协调员与猎头的合体
Alex 的核心是 AI智能代理(AI agents),能在招聘流程中完成从电话/视频面试、简历筛选、欺诈检测到自动记录与ATS同步的全套任务。凭借 20多个自动化工作流,Alex 每天为客户执行成千上万场面试,已累计帮助数万人获得工作机会。
这不仅停留在白领岗位。访谈中提到,Alex 已帮助一家美国核能供应公司招聘焊工等高度专业化的蓝领岗位。通过分析既有招聘数据、职位描述和招聘经理的笔记,AI能够快速理解岗位需求,甚至在小众领域实现精准匹配。
候选人体验:消除“消失的面试”
不同于许多招聘科技公司只强调雇主端效率,Alex 把候选人体验放在首位。AI面试官不仅能完成首轮筛选,还能随时回应候选人的问题,消除了传统招聘中常见的“石沉大海”。
“我们最喜欢听到的反馈是:候选人不再被忽视。每一个投递者都能至少获得一次面试机会。” John 强调,这意味着招聘公平性的提升,也帮助雇主发掘数据库中那些早已被遗忘的“隐形人才”。
市场应用:从人力中介到财富100强
虽然招聘市场庞大且复杂,Alex 找到的切入口是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这些机构的痛点最为集中:招聘成效直接决定其营收。随着Alex的介入,他们不仅提升了招聘效率,还扩大了客户收入。如今,Alex 的客户范围已扩展到财富100强企业、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大型金融机构和全国连锁企业。
技术突破与防御机制
在技术层面,Alex 创立于2024年初,得益于当时大模型(如GPT-4 Turbo)的突破,使语音代理具备了足够低的延迟和自然的对话能力。随着语音转录和生成模型的进步,AI面试逐渐摆脱“诡异谷效应”,被候选人接受。
有趣的是,创始人还透露了AI命名的由来:“当时语音识别还不够好,很多名字都会被识别错误,但‘Alex’很容易被准确识别。”
与此同时,团队也开发了反作弊机制,应对候选人使用AI“代考”、视频深伪等现象。他们甚至见过工程师尝试用XML或Markdown“注入提示”来挑战AI,但都被系统防御住。
融资与未来愿景
谈到本轮融资的意义,创始人直言:“一年前,我们还无法想象能与世界上最大的一批雇主合作。如今市场需求显而易见,我们需要更快扩大产品和团队。”
资金将主要投入 AI能力升级 与 市场拓展,尤其是加强Go-to-Market(市场与销售)团队。与许多偏重研发的硅谷创业公司不同,Alex 相信品牌和客户关系同样关键。
在展望未来时,两位创始人一致强调,AI并非取代招聘人员,而是 “超级助理”:“AI会接管那些重复性的行政工作,但真正的人才关系与战略判断,永远需要人类。”
从布朗大学的同窗,到旧金山的创业者,再到AI招聘领域的创新者,Aaron Wang 与 John Rytel 用短短18个月让Alex成长为数百家企业的招聘伙伴。本轮2000万美元融资不仅是资本市场的认可,更是对其使命的支持——让招聘更高效、更公平,不让任何优秀候选人被埋没。
						
					 
- 
					
												 招聘自动化 招聘自动化
 
						【收购】Workday 宣布收购AI招聘平台Paradox,AI 招聘进入新阶段
						HRTech概述:美国时间2025年8月21日,Workday 宣布签署最终协议,将收购 AI 招聘平台 Paradox。Paradox 以智能对话助手 Olivia 闻名,专注于提升候选人体验,尤其适用于高频量的前线岗位招聘。数据显示,Paradox 已实现超过1.89亿次候选人 AI 对话,候选人转化率超过70%,招聘周期缩短至最快3.5天。更多全球最新资讯,请关注HRTechChina. 
2025年8月21日,加州普莱森顿 —Workday(纳斯达克代码:WDAY)宣布,已与 AI 招聘平台 Paradox 签署最终收购协议。这笔交易不仅是 Workday 在人才获取产品上的扩展,更被业界视为一次将深远改变招聘技术格局的战略举措。
Paradox:从聊天机器人到完整 AI 招聘平台
Paradox 成立于2016年,最早以对话式招聘助手 Olivia 打开市场。当时的聊天机器人尚未进入生成式 AI 阶段,但 Paradox 已经通过移动端、聊天和短信交互,为候选人提供即时响应、自动安排面试、自助答疑等功能。如今,Paradox 已构建出一套完整的人才获取套件,覆盖筛选、评估、面试、招聘、入职和员工体验,并在高频量招聘场景(如餐饮、零售、物流和服务业)中建立了领先地位,还记得之前麦当劳的招聘数据泄露的话题吗?
目前,Paradox 已推动 超过1.89亿次 AI 驱动的候选人互动,帮助客户将 候选人转化率提升至70%以上,并将招聘周期缩短至 最快3.5天。其客户群体超过1000家,包括麦当劳、联邦快递、7-11 等全球知名品牌。Chipotle 更是通过 Paradox 将招聘周期缩短了 75%(12天降至4天),并实现候选人流量的倍增。
根据HRTech报道,目前Paradox总融资额超过2.5亿美元,其中2021 年 12 月 27 日,C轮融资金额 2 亿美元是其最后一笔融资。
Workday:打造覆盖全场景的 AI 招聘套件
通过此次收购,Workday 将把 Paradox 的候选人体验 AI 整合到其招聘生态中,形成一个覆盖前线员工、办公室员工以及临时与灵活用工的完整人才获取套件。Workday 现有的 AI 驱动人才发现与匹配(HiredScore)、统一招聘与入职管理(Workday Recruiting),再叠加 Paradox 的对话式候选人交互,将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智能化招聘体验。
Workday 产品与技术总裁 Gerrit Kazmaier 表示:“招聘是员工旅程中最关键的时刻,但往往被低效的流程拖累。通过 Paradox 的对话式 AI,我们将帮助客户实现从事务性招聘到转型性招聘的跨越。”
行业分析:Workday 的战略跃迁
全球知名 HR 科技分析师 Josh Bersin 指出,这次收购不仅仅是产品功能的补充,更可能成为 Workday 增长轨迹的分水岭:
 	
打开前线用工市场:全球近30亿前线岗位(零售、医疗、交通、酒店、娱乐等)长期是传统 ERP 覆盖不足的领域。Paradox 的定位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强化中端市场竞争力:Paradox 的轻量化、会话式架构,更适合中大型企业需求,能帮助 Workday 向更多行业和客户群体下沉。
 	
推动架构演进:Paradox 团队与 AI 技术将加速 Workday 平台向“AI 代理(agent)核心架构”转型,这也是整个 HR 科技行业的未来方向。
Bersin 同时提醒,虽然 Workday 此举将对 Maki People、Eightfold、Phenom 等创新公司形成直接压力,但大型 ERP 收购创新厂商后,往往面临 创新速度放缓 的风险,这也意味着市场竞争将更为活跃,催生新的颠覆者。
客户与市场的期待
来自客户的反馈进一步印证了收购价值。Chipotle 人力资源负责人 Ilene Eskenazi 表示,与 Paradox 的合作大幅提升了招聘效率,并解放了餐厅经理的时间,使其能更专注于业务和顾客体验。她期待 Workday 的整合能进一步放大这些成效。
交易细节
根据协议,此次收购预计将在 Workday 2026 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25年10月31日)完成,仍需获得监管审批。Workday 的财务顾问为摩根士丹利,法律顾问为 Orrick;Paradox 的财务顾问为 Qatalyst Partners,法律顾问为 DLA Piper。
人才获取革命的新篇章
从战略层面看,Workday 收购 Paradox 不仅是对招聘流程的优化,更代表了 AI 在人才获取领域的全面渗透。面对近30亿前线劳动力市场,这笔交易标志着 HR 科技行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竞争周期:一方面,传统 ERP 正在加速 AI 化;另一方面,创新厂商依旧拥有突破性机会。
正如 Bersin 所言,这笔收购“确立了 Workday 在全球高频量招聘领域的领导地位”,同时也为整个行业敲响了新的战鼓。未来的招聘,不仅是流程的数字化,更是 AI 驱动的人才体验革命。
HRTech也提醒到此次收购不仅拓宽了 Workday 在高频量招聘领域的战局,更在人才获取与 AI 赢未来的路径上构建了独特优势,极可能成为全球 AI 招聘浪潮的重要驱动者。值得注意的是,Workday 作为 HCM 平台,已通过连续收购 HiredScore、Paradox、Rallyteam 等公司,在招聘领域集齐了足够多的关键技术与产品,这使其既与市场上的 ATS、招聘软件厂商形成直接竞争,又因平台生态而维持合作关系,形成“竞合”格局。
						
					 
- 
					
												 招聘自动化 招聘自动化
 
						【重磅】SAP宣布收购美国招聘软件SmartRecruiters:整合创新人才招聘产品组合,助力企业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
						HRTech概述:2025年8月1日,SAP宣布达成收购知名人才招聘软件平台 SmartRecruiters的协议,计划将其整合进 SAP SuccessFactors 的人力资本管理(HCM)套件,以增强企业端到端的招聘能力。SmartRecruiters 以其高容量招聘、自动化招聘流程以及 AI 支持的候选人体验在业界闻名,客户包括 Amazon、Visa、麦当劳等全球4000多家企业。
美国旧金山和德国沃尔多夫—2025年8月1日—SAP(纽交所代码:SAP)与SmartRecruiters今日宣布,SAP已达成协议,收购领先的人才招聘(TA)软件提供商SmartRecruiters。SmartRecruiters在大批量招聘、招聘自动化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候选人体验和参与度方面的深厚专业知识,被认为是SAP SuccessFactors人力资本管理(HCM)套件的理想补充。此次收购将增强SAP一体化HCM套件的功能,使客户拥有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所需的工具。
SmartRecruiters 强大、用户友好的界面和无缝的工作流程将与 SAP 强大的人力资源工具相得益彰,从而改善决策制定、缩短招聘时间,并为求职者提供更佳体验。两家公司提供的嵌入式分析和人工智能驱动的建议将为人才库、招聘瓶颈和劳动力规划提供丰富的洞察。
SAP SE 执行董事会成员、SAP 产品与工程部门负责人 Muhammad Alam 表示:“招聘合适的人才不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首要任务,更是业务部门的首要任务。通过此次计划中的收购,我们将帮助客户吸引和聘用最优秀的人才,使他们能够快速、灵活地推进人才招聘计划,同时降低总体拥有成本。客户将能够在一个系统中管理整个候选人生命周期——从招聘、面试到入职培训等等——从而简化招聘人员、招聘经理,尤其是候选人的体验。”
客户将获得增强的、人工智能赋能的招聘和聘用功能,从而提高申请人追踪和候选人筛选的效率。数据驱动的招聘和聘用分析将直接汇入 SAP 现有的 HCM 工具,提供单一的记录系统和统一的数据,实现合规、无缝的运营。在可预见的未来,SmartRecruiters 产品组合也将继续独立提供。
SmartRecruiters 首席执行官 Rebecca Carr 表示:“SmartRecruiter 的使命始终是让招聘变得简单。与 SAP 的合作将为全球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使其能够受益于我们行业领先的人才招聘方法。我非常高兴此次计划中的收购将为我们的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带来机遇,让我们携手共创招聘的未来。”
SmartRecruiters 由 Jerome Ternynck 于 2010 年创立,其软件即服务解决方案和平台使全球 4,000 多个组织能够高效地端到端管理其招聘工作流程,为招聘人员、招聘经理和候选人提供引人注目的体验。
该交易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但需满足包括监管部门批准在内的惯例成交条件。交易条款尚未披露。Insight Partners、W Capital Partners、Rembrandt Venture Partners 和 Silver Lake Waterman 是 SmartRecruiters 的投资者。摩根大通 (JP Morgan) 担任 SmartRecruiters 的独家财务顾问,Gunderson Dettmer 担任法律顾问。
关于 SmartRecruiters
SmartRecruiters 是一家致力于为全球领先企业转型招聘流程的招聘人工智能公司。SmartRecruiters 面向全球规模打造,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招聘平台,自动化并优化整个人才招聘流程,确保更快、更明智的招聘决策。超过 1.4 亿求职者和 4,000 家企业(包括亚马逊、Visa 和麦当劳)依靠 SmartRecruiters 打造成功的团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smartrecruiters.com。
关于 SAP
作为企业应用和商业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导者,SAP (NYSE: SAP) 站在商业与科技的交汇点。50 多年来,企业始终信赖 SAP,通过整合财务、采购、人力资源、供应链和客户体验等关键业务运营,发挥其最大优势。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sap.com。
 
						
					 
- 
					
												 招聘自动化 招聘自动化
 
						从美国招聘网站裁员,看就业市场的深层重构—AI主导招聘入口,蓝领市场韧性凸显,平台价值面临重估
						HRTech概述:2025年7,招聘行业接连迎来冲击:Indeed裁员1300人、Glassdoor被整合、CareerBuilder与Monster宣告破产、ZipRecruiter股价腰斩。传统“职位广告+流量”模式正被AI快速取代。同时,ADP数据也显示:白领岗位同比下降12.7%,而蓝领岗位需求相对稳定。招聘正发生深层结构性转移。你认为未来企业还需要传统招聘平台吗?你所在公司是否也开始使用 AI 工具招聘了?
以上仅代表美国市场的情况,我们做一个参考,国内的情况你怎么看?
 2025年7月,日本人力资源服务巨头 Recruit Holdings 再次宣布重组其 HR 科技部门,裁员约1300人,约占该部门员工总数的6%。此次调整涉及旗下的 Indeed 和 Glassdoor,其中 Glassdoor 将正式并入 Indeed,原CEO也已确认将在10月离职,平台独立运营时代宣告结束。Recruit Holding的  CEO 也是目前Indeed 的CEO  Deko 在发给员工的内部信中写道:“AI 正在改变世界,我们必须适应,并确保我们的产品能够真正为用户提供卓越体验。”
这已是 Recruit 旗下 HR 科技业务三年来的第三轮大规模裁员,自2023年以来,仅Indeed一家公司累计裁员人数就已超过4000人(2023年2200人,2024年1000人,2025年这次),影响范围涵盖全球产品、市场、人力资源及研发团队。然而,这场变动并非孤例,而是整个美国招聘科技行业深度震荡的缩影。
招聘平台集体调整,传统模式遭遇全面冲击
除了Indeed,行业内多个知名招聘平台也已陷入结构性困境。2025年6月24日,CareerBuilder 与 Monster Worldwide 的母公司 Zen JV, LLC 及其旗下9家子公司正式在美国特拉华州申请了Chapter 11破产保护,标志着北美招聘平台两大代表性品牌正式走向终章。此次破产涵盖包括 CareerBuilder、Monster Worldwide、CareerBuilder France、Monster Government Solutions、FastWeb、Luceo Solutions 等在内的10家实体。根据法院文件披露,Zen JV 负债总额高达5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市场推广、技术服务、法律费用等长期应付款项,资产规模则不足1亿美元。
更令人警醒的是,该集团已公开表示“当前无能力向普通无担保债权人偿付”,预计仅能在破产管理期间支付行政费用。这不仅是一场财务重组事件,更是AI技术变革与平台商业模式失灵交织下,传统招聘平台集体“退场”的标志性时刻。
科技招聘平台 DICE 的母公司 DHI Group 也在6月宣布裁员约100人,占其总员工数超过30%。即便是公开市场上的幸存者,如 ZipRecruiter,也面临严重的增长压力。其股价在2021年上市初期曾达到每股24美元以上,而截至2025年7月,已跌至不足12美元,市值缩水超过50%。2024年年报显示,其营收同比下降近8%,净利润出现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
此外,大型招聘服务公司如 Randstad、Robert Half、ManpowerGroup 等,也都在2024年底至2025年初陆续下调年度营收预期。其中,Robert Half在其2025年Q1财报中明确指出“招聘需求持续低迷,白领岗位需求尤其不稳定”,并削减了近10%的内部招聘职位。
白领岗位下滑,蓝领市场韧性仍在
招聘平台的收缩,背后是白领岗位持续萎缩的宏观现实。根据 ADP 发布的2025年6月就业报告,美国私营部门当月净减少3.3万个岗位,为过去一年中最严重的月度下滑之一。而下滑的重点集中在信息、金融、教育与专业服务等“白领板块”。
相对而言,蓝领市场仍表现出一定的韧性。数据显示,6月制造业新增岗位1.5万个,建筑业新增9000个,运输与仓储岗位持平或微增。Revelio Labs的职位发布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白领岗位发布同比下降12.7%,而蓝领岗位下降幅度仅为11.6%。
换句话说,并非整个就业市场都在收缩,而是招聘平台原本依赖最深的中高端白领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转移。同时,中小企业、制造业和本地化服务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私有化渠道或AI系统直接招聘,而非依赖传统平台。
AI招聘工具替代平台功能,入口权力正在迁移
更具颠覆性的,是 AI 技术对招聘流程的全方位替代。Paradox.ai 等AI平台已将简历筛选、候选人沟通、面试安排等环节自动化运行,企业平均可节省5至7天的招聘周期,并显著降低人工操作成本。 SmartRecruiters 在2025年初推出的 Winston 平台,更是几乎实现了招聘流程的全链路自动化,从岗位描述生成、候选人匹配到跟进面试与录用,全程无需人工介入。
而 Shopify 的招聘政策则更具象征意义:管理者必须先证明“AI无法完成任务”,才被允许新增人力岗位。 这种“AI优先”模式正在快速扩展至大型科技公司、远程组织和新兴初创企业。
这一切都对传统招聘平台构成根本性挑战。当企业可以通过AI系统在内部完成筛人、沟通、反馈等流程,是否还需要Indeed、Monster、CareerBuilder这样的“二手中介”?
自带人才资源的AI平台,正在绕过传统招聘入口
与招聘网站不同,以 HireEZ 为代表的 AI 主导型 sourcing 平台,正通过“自带人才图谱 + 主动推荐 + 多渠道触达”模式,直接打通企业招聘链条的前段。其最新推出的 Agentic AI 产品线,不仅能智能生成职位描述和人才画像,还能根据职位动态自动搜索全球超过8亿候选人的数据池,并通过多渠道(如邮件、LinkedIn、GitHub)实现个性化触达。
这类平台的核心优势在于:不依赖传统“发布-等待”的流量机制,而是主动“找到人、联系他、推动转化”,显著缩短招聘流程,尤其适用于技术、销售、医疗等“高需求+人才稀缺”岗位。
HireEZ 并非个例。Entelo、SeekOut、Findem、Fetcher 等新一代 sourcing tech 公司,纷纷布局 AI Agent 能力,试图将“招聘入口”从平台导流转为“搜索+自动跟进+分析”的闭环式体验。
这类产品的崛起正在清晰传递一个信号:企业并不一定非要依赖招聘网站,只要能高效获取人、联系到人、推进流程,平台不再是唯一通道。
平台价值重估:从流量生意转向数据能力
过去二十年,招聘平台依靠“职位广告+简历流量”的商业模式稳居入口地位。但今天,企业不再需要依赖外部平台筛选简历,也不再需要为“曝光”买单。
随着招聘数字化、AI自主化程度的提升,平台的价值正在从“渠道聚合”向“数据能力、系统协同”迁移。Recruit的整合动作正体现了这一趋势:通过将Glassdoor并入Indeed,集中资源打造AI招聘系统,并将“品牌+技术+用户行为”打通,才可能形成下一阶段的增长支点。
平台如果不能在AI系统中扮演“操作系统”角色,或在某一垂直行业构建高门槛的专业壁垒,将极易被AI招聘助手、私域SaaS系统所取代。
未来的招聘入口,将由AI定义
从表面看,这一轮平台裁员潮似乎只是经济寒冬下的被动收缩。但更深层的信号是:招聘的入口权正在从平台转向AI,从流量转向系统,从广告转向数据。
白领招聘正逐步走向智能化,蓝领招聘则重回本地化和平台外部化。传统平台的中介属性正在被解构,取而代之的是“流程引擎”和“智能交互”的新角色。
AI不会完全取代招聘行业,但它一定会取代那些缺乏AI能力、无法重新定义自身价值的招聘平台。
						
					 
- 
					
												 招聘自动化 招聘自动化
 
						【收藏】AI赋能招聘(AI-Enabled Talent Acquisition):未来招聘体系的重塑(附图)
						HRTech概述:AI-Enabled Talent Acquisition》招聘漏斗图清晰展现了未来招聘如何在AI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全面升级。从需求分析到正式录用,整个流程被分为前漏斗(Pre-Funnel)与招聘漏斗(Hiring Funnel)两个阶段。通过自动化与系统集成,企业能有效降低招聘成本、缩短招聘周期,并提升候选人体验。
在前漏斗阶段,HR团队通过内部人力计划与外部市场分析确定招聘需求,并设定用工方式(正式员工、FTC或灵活用工)。接着通过AI助力的职位描述优化、布尔搜索与广告发布,进入寻源流程,利用人才社区与SaaS平台进行持续吸引。
进入招聘漏斗后,AI代理团队承担简历筛选、初步对话、技能评估等任务,实现高达85%的流程自动化。通过区块链验证确保候选人身份可信,并由候选人体验团队全程优化旅程体验。与Workday、Deel、HireVue等标准化平台的集成,进一步打通数据链路,实现精准高效招聘。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人才招聘(Talent Acquisition,简称TA)工作正经历着一场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深刻变革。基于Korn Ferry Talent绘制的《AI-Enabled TA》全景图,我们可以系统地了解未来招聘体系的核心构建模式——如何通过AI技术,实现招聘流程的标准化、智能化与自动化,大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优化候选人体验。
一、招聘整体架构:双漏斗体系与领导机制
整个AI赋能招聘体系由TA领导团队(TA Leadership Team)统筹,设有:
 	
候选人体验管理(Experience Management)
 	
伦理与治理(Ethics & Governance)
 	
招聘交付与寻源(Delivery & Sourcing)
 	
数据与分析(Data & Analytics)
 	
技术与系统(Tech & Systems)
通过建立专业化的卓越中心(COEs),确保招聘标准统一、技术前沿、运营高效。
招聘流程被清晰划分为两个阶段:
 	
Pre-Funnel(前置阶段):需求确认与岗位准备
 	
Hiring Funnel(招聘漏斗阶段):从简历筛选到正式录用
这种双漏斗体系确保了招聘从起点到终点的全链路精细化管理。
二、Pre-Funnel阶段:战略型准备与寻源(Days to Weeks)
前置阶段强调战略性招聘准备,包括: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
 	
内部(Internal):结合企业人力规划(Workforce Planning)、业务需求,确定招聘需求。
 	
外部(External):通过市场分析(Market Analytics)了解人才市场供需情况。
 	
招聘策略制定(Hiring Approach Confirmed)
 	
明确是内部招聘、外包、项目制、临时工还是灵活用工(Gig/Fractional)。
 	
招聘批准(Approvals)
 	
包括正式合同(Perm)与固定期限合同(FTC)两种用工方式。
 	
寻源与准备(Setup & Sourcing)
 	
利用AI Agent、招聘经理(Manager)、HR通才(Generalist)协同作业,撰写职位描述、发布广告、进行布尔搜索、设置面试流程。
同时,在这一阶段,企业通过与外部SaaS工具集成,如Beamery、hackajob、hireEZ等,建立内部人才库与外部招聘渠道,形成持续运营的人才社区。
三、Hiring Funnel阶段:自动化驱动的招聘加速器(Hours to Days)
招聘漏斗阶段由底至顶依次包括:
 	
简历筛选(CV Screening)
 	
初步资格预筛(Conversational Pre-Qualification)
 	
技能评估(Skills Assessments)
 	
面试安排与管理(Interviews & Scheduling)
 	
Offer发放(Offer)
 	
合同签署(Contract)
 	
正式录用(Hire)
在此过程中,有两大显著特点:
 	
高比例自动化:招聘漏斗底部阶段(CV筛选到技能评估)实现了85%自动化率;整体流程平均达到75%自动化率。
 	
AI代理团队(AI Agent Team)主导:尤其在前中期筛选工作,由AI完成简历解析、候选人初步沟通、技能匹配,大幅压缩人工成本与时间成本。
此外,还引入了候选人身份验证机制(Candidate ID Authentication),基于区块链技术,提高了数据安全性与候选人真实性验证的效率。
四、智能集成生态:SaaS与ATS协同作战
在技术集成层面,体系通过StackOne统一接入多家标准化SaaS工具与ATS(申请人追踪系统),包括:
 	
ATS系统:如Workday
 	
招聘协作与沟通平台:Slack、Kula、Pinpoint
 	
薪资与人力管理平台:Deel、HiBob
 	
人才筛选与测评工具:HireVue、HackerRank、TestGorilla
 	
人才社区与CRM系统:Beamery、hackajob、hireEZ
这种“标准化集成”极大提高了招聘工具间的数据流动性与流程协同,避免信息孤岛现象。
五、候选人体验管理(Candidate Experience Management):招聘成功的关键变量
在AI赋能的招聘体系中,候选人体验管理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
 	
专设候选人体验团队(Candidate Experience Team),覆盖从简历投递到Offer发放、合同签署的每个环节。
 	
流程中设置强制反馈点(如Offer和Contract阶段100%反馈),确保及时沟通与正向体验。
 	
体验优化策略包括:
 	
候选人旅程设计(Candidate Journey Mapping)
 	
简化申请流程
 	
自动化状态更新提醒
 	
个性化面试安排
 	
数据化监控体验得分(如Candidate Net Promoter Score, CNPS)
体验管理不仅影响候选人是否接受Offer,还直接关联到雇主品牌形象(Employer Branding)、招聘周期长度与人才转化率。目前HRTechChina正在举办2025候选人体验大奖的评选,积极参与了解行业变化趋势,更是赢得人才和雇主品牌的绝佳方法
在未来,体验即竞争力,优秀的Candidate Experience将成为企业吸引顶尖人才的重要武器。
六、总结:AI赋能招聘的六大变革价值
 	
大幅缩短招聘周期(Days to Hours)
 	
降低每次招聘成本(Full Cost per Hire下降)
 	
提升候选人体验与满意度
 	
加强招聘数据的可追溯性与透明度
 	
实现招聘流程的可扩展性与标准化
 	
助力企业人才战略落地,打造未来竞争力
AI正在将招聘流程从传统的“人海战术”,转变为精准、智能、体验驱动的战略模块。未来的TA团队,将成为AI与人力高度融合的新型作战单位,引领企业人才竞争迈入全新时代。
						
					 
- 
					
												 招聘自动化 招聘自动化
 
						招聘的下一场革命:AI正在成为招聘“基础设施”
						
过去十年,招聘一直围绕“时间”“判断”“人脉”三要素展开。但今天,随着 AI 全面进入招聘核心流程,我们即将步入一个以智能决策与人机协作为核心的新阶段。
未来12个月,将是 HR 与招聘领域应对 AI 冲击的战略窗口期。这一变革并非某种遥远愿景,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AI正在成为招聘“基础设施”
从简历筛选到面试安排,从职位发布到候选人互动,AI 正将大量重复性、流程化任务自动化,并带来实质性效能提升:
 	
AI 搜寻工具 能在数秒内挖掘“隐藏候选人”,显著缩短 time-to-fill。
 	
自动化筛选系统 可在海量简历中识别行为与技能匹配度。
 	
生成式AI 重构职位描述、招聘文案与雇主品牌内容,提升转化率。
 	
虚拟助手与Chatbot 全天候安排面试、答疑解惑、跟进流程,改善候选人体验。
据业内报告,AI 能将招聘前期流程时间缩短 30%-50%,同时提升候选人满意度。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该如何确保“效率背后”的公平与透明?
新挑战:效率之外,我们是否还拥有判断力?
“更快更省”不是AI的全部意义。真正复杂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在不失去人类价值的前提下,借力AI达成更好的招聘决策?
招聘管理者应关注四个关键议题:
 	
偏见识别与合规性:企业如何审查AI模型,避免性别、年龄、背景等隐性歧视?
 	
数据与隐私边界:在AI生成候选人画像的过程中,个性化推荐与隐私侵犯的界线何在?
 	
伦理标准建设:是否建立了AI工具选型、审批、监控、退场机制?是否包含HR、法律、IT多方角色?
 	
招聘者角色转型:招聘人员该如何提升数据素养,成为AI的“引导者”而非“被替代者”?
这些议题,不仅决定了技术落地的成败,更关系到组织的雇主品牌、公平文化与合规底线。
焦点前沿:Agentic AI 的兴起
 “Agentic AI”——即具有自主行动能力的AI招聘代理。它们不仅完成单一任务,更能像“数字招聘官”一样:
 	
主动搜寻、筛选、安排、反馈,全流程无人工指令;
 	
根据招聘者行为习惯,实时优化推荐结果;
 	
识别流程瓶颈并自动调整策略。
这意味着,未来AI不仅是“助手”,更可能是“招聘合作者”。然而,AI代理的“自我学习”能力也引发新的问题:
 	
谁对它的决策结果负责?
 	
如何回溯其推理逻辑?
 	
如何防止系统在长周期后偏离组织价值?
实战建议:三步建立AI招聘能力模型
对于想在未来12个月领先一步的组织,三方面入手:
 	
小步试点,快速验证选择低风险、高价值的招聘环节,如初筛、安排、候选人沟通等开展AI试点。
 	
联合制定AI使用守则与法务、IT联合设立AI伦理与合规政策,明确技术选型与使用边界。
 	
赋能招聘者角色转型培养“AI+HR”复合能力,提升招聘者对工具的理解与策略运用能力。
结语:AI不会取代招聘者,但会淘汰旧思维
AI带来的招聘变革,核心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组织是否准备好迎接新范式。未来12个月,将是领先企业构建新招聘力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过程中,既理解技术,也理解人的HR人将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他们不只是执行者,更是**“人机共生”招聘未来的设计者和推动者**。
						
					 
- 
					
												 招聘自动化 招聘自动化
 
						【加拿大】AI 语音招聘平台 Ribbon 完成 800 万美元融资,加速重塑高流动行业的招聘流程
						HRTech概述:加拿大的AI 语音招聘平台Ribbon 已完成800万美元融资,由 Radical Ventures 领投,其他投资方包括 Social Leverage、Cadenza Ventures 与 GD1。平台已被多家北美大型雇主采用,面试时间缩短至5分钟以内,招聘周期缩短30%-40%,首月员工保留率提升15%。AI 原生招聘平台 Ribbon 正在尝试颠覆这一现状。Ribbon 通过5分钟语音面试+AI 实时分析,实现从“申请到反馈”全流程自动化,特别适用于制造业、机场、连锁零售等高流动性岗位。候选人可随时进行面试,企业则能获得智能评分与推荐,极大节省人力成本,提升匹配效率。
更多信息,关注 HRTechChina
2025年3月31日,加拿大多伦多 —— 主打 AI 语音面试的智能招聘平台 Ribbon  今日宣布完成 800 万美元融资,本轮由 Radical Ventures 领投,Social Leverage、Cadenza Ventures 和 GD1 跟投。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扩大市场规模、持续打磨产品,并推动其在高流动性岗位招聘领域的深度应用。
Ribbon 专注于服务制造业、物流、餐饮、机场等高周转行业,致力于解决这些领域长期存在的招聘低效、流程繁琐、候选人体验差等难题。通过引入 AI 语音面试技术,Ribbon 可将传统的“候选人等待+招聘方筛选”流程大幅简化,实现候选人可随时自主完成面试、用人单位实时获取评估结果。
Ribbon 创始人兼 CEO Arsham Ghahramani 表示:
“招聘流程已经严重脱节当今的用人节奏。我们希望通过 AI 技术,让招聘更快、更公平、更人性化。”
AI 原生的语音面试平台,解决“效率”与“公平”双重难题
Ribbon 的最大亮点在于其“AI + 语音交互”设计:平台不仅模拟人类招聘官的自然对话,还具备实时提问、理解语义、评估候选人表达与逻辑等功能。候选人可以在任意时间进行面试,无需等待排期,降低错失机会的风险;企业则通过自动评分和摘要,快速识别优质人才。
平台上线以来,已被 LAZ Parking、First Brands Group、Fuze HR、Propel Impact 等北美企业广泛采用,并取得显著成果:
 	
面试等待时间从平均 48 小时缩短至 5 分钟以内
 	
整体招聘流程加快 30%-40%
 	
首月员工保留率提升约 15%
 	
95% 候选人给予面试流程满分评价(5/5)
LAZ Parking 表示,在使用 Ribbon 之前,其筛选面试团队需手动安排电话初筛;现在,候选人可即刻完成 AI 面试,大幅提升招聘效率和用户体验。
不仅是招聘工具,更是未来劳动力基础设施的构建者
Ribbon 的团队成员来自 Amazon、Coursera、Ezra 和 RoseRocket 等领先科技与教育公司,具备深厚的 AI 和 HR Tech 背景。公司正构建“AI招聘智能体”,辅助招聘官聚焦优质人才,释放更多时间进行有价值的沟通与留才。
Radical Ventures 管理合伙人 Jordan Jacobs 表示:
“Ribbon 不仅是在做招聘自动化,更是在让招聘过程更有温度、可扩展,这是我们看好其 AI 原生架构的根本原因。”
未来,Ribbon 计划将平台延展至“项目型用工”、“灵活就业”等场景,打通从申请到入职的全链路路径,真正实现“像点一杯咖啡一样找到下一份工作”。
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ribbon.ai
						
					 
- 
					
												 招聘自动化 招聘自动化
 
						【旧金山】AI招聘助手Vovana获YC 50万美元投资,加速一线员工招聘自动化
						Vovana,一家专注于一线岗位招聘的AI技术公司,近日获得Y Combinator的50万美元投资。这笔资金将用于优化其AI招聘助手,帮助企业自动进行电话筛选并安排面试,从而大幅缩短招聘周期,并提升候选人体验。
Vovana的核心技术能够在求职者提交申请后立即拨打电话进行个性化筛选,并自动为合格的候选人安排面试。使应聘者从申请到面试的整个过程在 15 分钟内完成。这一自动化流程不仅减少了招聘经理在筛选环节耗费的时间,还确保每位求职者都能迅速获得反馈和互动,提升候选人的体验和转化率。
AI招聘助手Vovana宣布获得Y Combinator(W25批次)50万美元投资,致力于用AI技术革新**一线员工(Frontline Workers)**招聘流程。Vovana的智能招聘助手能够自动进行电话和短信筛选,并即时安排面试,大幅缩短招聘周期、提升候选人体验,并降低企业招聘成本。
AI如何革新一线员工招聘?
Vovana的三位联合创始人Corey Anderson、Charlie Maki 和 Cameron Hake均有一线工作经验,曾担任收银员、台面安装工、上门销售等职位,深知传统一线招聘流程的低效与痛点:✅ 招聘经理耗时过多——简历筛选、电话面试、面试安排等繁琐任务占据大量时间;✅ 候选人体验不佳——缺乏即时反馈,导致转化率低、流失率高;✅ 企业招聘成本高——由于招聘流程冗长,导致企业招聘成本居高不下。
Vovana的AI招聘助手能够在求职者提交申请后立即通过短信或电话进行互动,自动完成初步筛选,并在15分钟内安排面试。这一自动化流程让企业招聘速度提升40%,同时有效降低招聘成本。
早期客户案例:招聘效率显著提升
Vovana的产品已在多个行业落地,帮助企业优化一线员工招聘流程。轮胎零售商RAW Wheels and Tires每年收到1万多份求职申请,需要雇佣超过1000名员工。在引入Vovana后,该公司实现了更高的候选人转化率、缩短了招聘时间,并减少了高达40%的招聘成本。
融资后计划:拓展团队,加速市场渗透
本轮融资后,Vovana将专注于扩大工程团队、增强AI招聘技术,并拓展零售、餐饮、酒店、物流等高需求行业。随着一线员工招聘需求的增长,Vovana希望通过AI技术,帮助更多企业实现招聘自动化,优化人才获取策略。
Vovana官网:https://www.vovana.com
关于VovanaVovana是一款专为一线员工招聘打造的AI招聘助手,提供自动化电话筛选、短信互动及面试安排等功能,让企业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招聘到合适的人才。Vovana隶属于Y Combinator W25批次孵化企业,致力于提升一线员工招聘的效率和体验。
						
					 
- 
					
												 招聘自动化 招聘自动化
 
						AI招聘代理平台 Perfect 获23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Hanaco Ventures领投
						Perfect,领先的招聘代理 AI 平台,近日宣布完成总额23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由Hanaco Ventures领投,Joule Ventures和三星电子前总裁Young Sohn参投。这笔资金将用于加速Perfect的AI开发,并推动其“智能代理型AI招聘官”进入市场。
招聘行业长期面临效率低下、技能短缺和繁琐手工操作等挑战,88%的HR高管难以找到合适人才,77%的HR认为技能短缺是主要问题。Perfect的AI解决方案能自动完成招聘流程,从候选人搜寻到面试安排,将招聘周期缩短75%,候选人与职位匹配度提升90%,让招聘人员每周节省25小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人才关系管理和战略决策。
领先的招聘代理 AI 平台Perfect宣布完成23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Hanaco Ventures领投,Joule Ventures以及三星电子前总裁Young Sohn参投。这笔资金将进一步推动Perfect的AI研发,并助力公司打造行业领先的Agentic AI招聘官(Agentic AI Recruiter)。
Perfect 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来管理寻找、面试和安置候选人所涉及的繁琐手工工作,将招聘时间缩短了 75%,并将相关候选人与公司的匹配度提高了 90%,使招聘人员能够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
招聘行业是一个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市场,但长期面临低效、人才短缺和过时的手动流程等挑战。数据显示,88%的HR领导者难以找到合适人才,77%的HR专业人士认为技能短缺是招聘中的主要障碍。精准匹配人才是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而Perfect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痛点而生。
Perfect的AI招聘平台通过自动化整个招聘流程(包括候选人筛选、面试安排和职位匹配),帮助招聘人员节省每周25小时的工作时间,让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在更重要的任务上,如人才关系管理和战略招聘。该平台能够在数秒内为企业匹配最合适的候选人,大幅提升人才招聘成功率。
AI招聘官:让招聘人员更强大,而非取代他们
Perfect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Eylon Etshtein表示:“我们的目标不是取代员工,而是让他们变得更强大。”
他指出,企业每个空缺职位每天平均会造成500美元的损失,因此加快招聘流程至关重要。Perfect致力于成为招聘行业的新标准,帮助招聘人员摆脱繁琐的手动工作,使他们能够专注于与人才的深度沟通,并做出更明智的招聘决策。
本轮融资将支持Perfect继续推动AI招聘技术的发展,并强化其在全球招聘市场的布局。
投资方对Perfect的肯定
Hanaco Ventures合伙人Lior Prosor表示:“在这个急需真正创新的行业中,招聘机构和候选人都因过时的手动流程或效果不佳的AI工具而受困。Perfect利用专有数据集,并深度集成到行业特定的招聘流程中,彻底改变了招聘行业的运作方式。”
他还补充道,Perfect不同于传统的**“按席位付费”模式**,其AI招聘平台能够在整个组织内广泛部署,赋能每一位招聘人员或业务领导者。
用户评价:AI如何彻底改变招聘流程
Perfect的客户之一,Optimove公司人才招聘总监Itai Goldich表示:“Perfect的AI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招聘流程。我们减少了大量手动操作,更快地找到合适的候选人,并大幅提高了人才库的质量。Perfect让我们能将精力集中在有价值的对话和高质量的人才匹配上,而不是繁琐的行政工作。”
Agentic AI:招聘行业的未来
Perfect的非人类招聘官(AI Recruiter)代表了Agentic AI技术的最新突破。与传统的AI工具不同,Perfect的AI不仅提供招聘建议,更能够自主执行招聘流程中的大量重复性任务,让招聘团队的工作更加高效。
该平台集成了高级AI、自动化技术和战略洞察力,能够:
✅ 分析职位描述,自动匹配最适合的候选人✅ 智能筛选候选人,并发送个性化沟通信息✅ 自动安排面试,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日程协调✅ 精准评估候选人,基于技能和经验做出客观决策✅ 优化招聘公平性、多元性和包容性
Perfect的AI能够在几秒钟内分析数百万份候选人档案,并预测职业发展路径,帮助招聘人员精准判断候选人与岗位的契合度。同时,AI还能自动化沟通流程,包括发送个性化邀约和收集预筛选数据,使招聘更加精准、高效。
全球扩张与未来计划
目前,Perfect已在北美和部分欧洲市场运营,并计划在明年扩展至亚太地区(APAC)。此外,公司还在研发一款颠覆性的产品——“AI招聘官”(AI Worker for Recruitment Teams),这将是市场上首个全自主的AI招聘助手,进一步推动招聘行业的智能化进程。
关于Perfect
Perfect是全球领先的AI驱动招聘平台,专注于自动化端到端的招聘流程,提供更高效、智能、公平的人才招聘方案。Perfect的AI招聘技术被全球顶尖的招聘机构、招聘经理和企业广泛使用,帮助他们将更多时间投入到人才关系管理,让招聘更具战略性。
备注:
Agentic AI(代理型人工智能)是一种能够自主执行任务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决策的AI技术,而不仅仅是提供建议或辅助人类操作。相比于传统的AI工具,Agentic AI更加主动,能够在较少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完成复杂流程。例如,在招聘领域,Agentic AI不仅可以推荐候选人,还能自主筛选、联系、安排面试,甚至优化整个招聘流程。
Agentic AI 的核心特点
 	自主性(Autonomy): AI能独立执行任务,而不需要每一步都依赖用户输入或确认。
 	上下文理解(Context Awareness): AI能够基于历史数据、市场趋势和具体业务逻辑进行更智能的决策。
 	任务自动化(Task Automation): 不仅限于数据分析或建议,还能自动行动,如发送邮件、安排日程、调整招聘策略等。
 	持续优化(Self-Improvement): AI可以学习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优化自身决策逻辑,使招聘流程越来越精准高效。
Agentic AI 在招聘中的应用
 	候选人筛选: 直接分析简历和职位要求,匹配最佳候选人,而无需人工筛选。
 	自动化互动: 通过AI生成个性化消息,与候选人沟通,甚至跟进反馈。
 	面试安排: 无需人工协调,AI可自动匹配空闲时间,安排面试并发送日程提醒。
 	数据驱动优化: 监测招聘效果,调整策略,提高招聘成功率。
在Perfect的案例中,Agentic AI使其平台能够自动化招聘全流程,减少人力工作量,提高招聘精准度,让HR团队从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战略性决策。
						
					 
- 
					
												 招聘自动化 招聘自动化
 
						硅谷AI招聘平台 Mercor 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20亿美元
						AI招聘初创公司 Mercor,由三位21岁的Thiel Fellows(蒂尔奖学金获得者)创立,近日宣布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公司估值达到20亿美元。本轮融资由Felicis领投,Benchmark、General Catalyst和DST Global等投资机构跟投。这家成立于2023年的公司通过AI技术自动化简历筛选、候选人匹配、AI面试和薪酬管理,号称能提升招聘效率并减少人为偏见。
目前,Mercor的客户包括OpenAI等顶级AI实验室,其业务已扩展至印度、美国、欧洲和南美。随着AI技术的进步,Mercor正在推动“项目制+自由职业”的招聘模式,公司年收入已达7500万美元,估值增长至营收的27倍。尽管有人担忧AI招聘可能加剧就业淘汰,Mercor CEO认为AI经济将提高人类工作的价值,并加速企业从长期雇佣转向按需聘用。
全球AI招聘领域再添重量级玩家。由三位21岁的Thiel Fellows(蒂尔奖学金获得者)创立的AI招聘初创公司 Mercor 近日宣布完成 1亿美元B轮融资,公司最新估值达 20亿美元,比2024年2500万美元的估值暴涨 8倍。本轮融资由 Felicis 领投,Benchmark、General Catalyst、DST Global等知名投资机构跟投。Mercor的投资人还包括科技界大咖 Peter Thiel、Jack Dorsey 和 Adam D’Angelo。
这家成立于 2023年 的公司,致力于用AI技术革新招聘流程,提供 智能候选人筛选、AI驱动的面试系统以及自动化薪酬管理。Mercor的愿景是“用AI匹配全球人才,让人类的技能得到最高效利用”,目前已为 46.8万名求职者提供评估,服务范围涵盖 软件工程、内容创作、产品开发、运营、咨询、法律、医学 等多个领域。
从程序员到医生,AI招聘加速扩张
Mercor最初专注于 软件工程师招聘,如今已扩展至更广泛的专业领域,包括 咨询师、博士、银行家、医生、律师,以满足市场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该平台采用 20分钟AI智能面试 评估求职者的技能,随后将其匹配到最合适的全职、兼职或临时岗位。
“我们的目标是让AI更精准地预测候选人的未来表现,而不是仅仅依赖传统简历筛选。”——Mercor CEO Brendan Foody 表示。
AI招聘的核心优势在于 高效、精准、规模化,但其去偏见(de-biasing)能力仍然存疑。目前,OpenAI等顶级AI实验室已经在使用Mercor的招聘工具,该公司也声称其AI算法比人工筛选更能发现高质量候选人。
印度和美国是Mercor的主要人才来源,但该公司正在积极拓展欧洲和南美市场,以迎合全球企业对灵活用工模式的需求。
7500万美元的 ARR,AI招聘进入“高估值时代”
随着企业对 灵活就业、远程办公 的需求增加,Mercor的业务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其主要 收入模式 是向企业按小时收取人才匹配费用。
 	2024年9月,Mercor月增长率高达50%,当时的年收入运行率(ARR)已达 数千万美元。
 	目前,Mercor的ARR已达75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收入来自 AI实验室。
 	按 27倍 ARR 估值计算,Mercor的20亿美元估值相对合理,而一些AI初创公司甚至能获得 50倍 ARR 的溢价。
Foody认为,未来企业 更倾向于按需雇佣专家,而不是依赖传统的长期雇佣关系。“AI招聘的核心趋势是让每个岗位都匹配上最合适的人,而不再只是雇佣身边可用的人。”
AI招聘的机遇与挑战:自动化 vs. 就业危机?
AI招聘的崛起,也伴随着争议。
 	招聘去偏见? Mercor声称AI能减少人为偏见,但AI模型本身的偏见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AI会抢走招聘人员的饭碗? 一些人担忧AI会削弱HR的价值,Foody则认为 AI不会取代人类,而是让人类的工作更具价值。
“如果AI自动化了90%的经济,那么剩下10%的工作就变得更加重要。企业需要最强大的人才来填补关键岗位,而AI招聘就是要解决这个匹配问题。”——Foody
随着Mercor的融资加速,AI招聘是否能真正取代传统人力资源模式,仍有待市场验证。但可以确定的是,HR科技正在进入一个由AI驱动的智能匹配时代。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