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模态
    OpenAI 重磅发布 GPT-5:从聊天机器人迈向智能体,AI 正式进入企业实用时代 【HRTech 报道】2025年8月7日,OpenAI 正式发布了其最新旗舰级大模型 GPT-5,标志着生成式人工智能进入“智能体”新阶段。OpenAI CEO 萨姆·奥特曼在发布会上表示,GPT-5 是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关键一步。不同于以往注重模型规模和参数数量,GPT-5 更侧重于架构创新与企业级能力落地,预示着 AI 正式成为企业核心工具的一部分。 从模型到智能体:统一架构打开多场景应用空间 GPT-5 是 OpenAI 首个“统一模型”,整合 GPT 系列与 o‑series(推理模型),不仅具备对话能力,更可以像智能代理一样执行复杂任务,包括代码生成、项目规划、调试协助和研究报告撰写等。这一转变也意味着,企业将不再仅依赖外部插件或工具,而是可以通过 GPT-5 实现高度自动化的工作流,开启“AI 工作伙伴”时代。 企业级应用升级:写作、医疗、金融能力全面增强 在多个关键行业场景中,GPT-5 展现出显著性能提升: 医疗健康场景的幻觉率降至仅 1.6%,较 GPT-4o 的 20.6% 大幅降低; 通用对话场景幻觉率也降至 4.8%; 可即时生成完整软件(vibe coding),实现从自然语言到代码部署的全过程自动化; 被媒体评价为“具备博士级专家问答能力”的 AI 助手。 这些提升让 GPT-5 在高风险行业如医疗、法律、金融中变得更加可靠,适用于决策支持、合规判断及精密内容生成。 技术亮点:即时软件与动态推理机制 GPT-5 引入了“实时路由器(real-time router)”与“test-time compute”机制,可根据用户输入的复杂程度动态调整推理深度与计算资源,在保证速度的同时提升响应准确率。这使得 GPT-5 成为真正适应多任务、多需求的智能系统。 基准测试领先但保持克制 在 SWE-Bench Verified(真实 GitHub 编程任务)中,GPT-5 首次尝试得分达 74.9%,略高于 Claude Opus 4.1 的 74.5%;在 GPQA Diamond(博士级科学问题测试)中取得 89.4%,领先行业同类模型。但在 Humanity’s Last Exam(跨学科能力测试)上使用工具后的得分为 42%,略低于 xAI 的 Grok 4 Heavy(44.4%)。OpenAI 也坦言,部分代理任务与安全机制仍在持续优化中。 用户体验升级:人格化、记忆能力双提升 个性化设定:ChatGPT 中新增了四种人物性格设置——“Cynic(愤世者)”、“Robot(机器人)”、“Listener(倾听者)” 和 “Nerd(学究)”,让用户能够根据对话偏好调整风格。同时,模型更关注会话历史与用户偏好,提升个性化与长期交互体验,助力 AI 助手真正走入日常工作与生活。 全面开放策略,赋能开发者与企业 GPT-5 已对所有 ChatGPT 用户开放,免费用户亦可体验核心能力: Plus 用户每月 $20 可获得更高使用额度; Pro 用户每月 $200 可访问 GPT-5 Pro 模型与更大计算资源; 开发者 API 提供 gpt-5、gpt-5-mini、gpt-5-nano 三种规格,灵活适应不同业务需求,按 token 计费起步价为每百万输入词元 $1.25,输出词元 $10。 对 HR 科技的深远影响 对于 HR 科技行业而言,GPT-5 的发布意味着: 招聘流程将更加智能化,实现从 JD 编写到简历筛选、面试问题生成的全链路自动化; 合规培训、政策解释、员工沟通等复杂任务可借助 GPT-5 实现快速生成与多语言支持; 企业内部的 AI 助手不再是概念,而是切实可用的生产力工具,推动 HR 数字化转型向深水区迈进。 OpenAI 用 GPT-5 展现了生成式 AI 的另一种可能:不仅聪明,更安全、更懂业务、更可控。这或将成为未来 HR Tech 领域,乃至所有企业级软件的核心驱动力量。
    多模态
    2025年08月08日